(桃源县杨溪桥乡中学,湖南 常德 415700)
我校关于“农村中小学‘温情教育’的策略研究”着眼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希望通过实施温情教育,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我们发现实施温情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在寻找温情教育研究的策略和实践途径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在温情教育之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维联动体系的构建,促使各个教育功能的良性互动,达到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完善的目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农村中小学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缺少联动,没有发挥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如:部分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强调成绩,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松散,比如:放任不管、过分溺爱、简单粗暴、管教过严等。有些家庭教育甚至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这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还有可能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尤其是在信息网络非常发达的现今,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有许多的不良影响。
虽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弊端,但只要将这三种教育优势互补,整体联动,是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的。
三种教育优势互补,整体联动,有利强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初影响就是家庭影响,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对学校及社会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而学校教育的统一性、组织性、系统性、集体教育等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相互代替,只有这三种教育优势互补,整体联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1.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班级创建的家长群、学校的电子邮箱等是联动起家庭的最便捷有效的形式,通过它们学校和家庭可以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教育信息,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召开家长座谈会也是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家长与老师相互了解学生情况的好机会,是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的有效渠道;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与社会加强合作。学校利用周边社会环境开展了温情教育的社会宣传活动,与本地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净化社会环境,邀请家长代表、社会人士、政府人士开展社会讲座,教化学生如何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争取当地社区的配合和支持,开展学生喜欢且积极健康的活动,如:学校通过开展“学习雷锋”“感恩的心”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校也利用自身优势适当开展社会宣传服务型活动,在学校、街道和社区宣传禁毒、国防等知识,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强学校同社会之间的联系。
1.建立家长学校。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长毕竟在教育教学上积累的方法有限,建立家长学校,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家长学校可以开展教育知识方面的培训,以教育方法为主,比如,如何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的知识、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等等。针对我们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家长学校还可以开设与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课程。家长学校教学的方式多样化,如利用家长会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对话,经验交流、网上讨论等。教学的人员不只是老师,还有我们有经验的家长模范,教育教学专家。家长学校可以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桥梁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相互适应,相互补充,并共同发展。
2.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主要以分班级开展,家长在教育中遇到问题,可以向班主任,学校心理教师咨询。
总之,只有建立起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维联动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配合、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