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重庆市巫山县抱龙幼儿园,重庆 404700)

据相关研究统计,幼儿的认知能力能弱,对外界的事物普遍充满好奇心,总想去探究竟。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将自己置身在了危险之中,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后果。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主动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轻视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导致幼儿的安全事故多发。所以,幼儿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升安全意识,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幼儿教学中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成长中必备的基础技能[1]。在很多情况下,幼儿会去触碰一些危险的东西,导致受伤;遇到陌生人,不会去决绝和摆脱,很容易发生危险。只有幼儿提升了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识别危险的物品,遇到陌生人敢于说不,学会求助和化解危险,进而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教育成了首要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安全教育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随着幼儿的发展一直改善,对幼儿的安全形成了一张保护网。幼儿教师要充分重视对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工作,为幼儿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暴露意识,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2]。

二、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

(一)利用游戏来识别危险品,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危险品到处都存在[3]。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无法做到对幼儿的全方位保护。所以,只有让幼儿具备了安全意识,他们才能准备的识别生活中的危险物品,并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危险因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小球上粘贴着关于危险品以及安全用品的图片,教师提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幼儿身边危险品的视频,让学生记忆。随后在两个篮子里分别贴上安全和危险,让小朋友们将带有图片的球分别对应到两个篮子中。让幼儿能够通过这样的游戏,有效认识危险品,进而提升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模拟危险场景,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时,教师如果只用口头教育进行引导,往往让幼儿很难理解,并且没有深刻的印象,并且无法真正地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模拟幼儿经常遇到的危险场景,来加深幼儿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解安全教育,远离危险因素。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因为刀具、电器等受到伤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模拟,让孩子认识,剪刀、菜刀或者尖锐的器具以及一些电器等,模仿被刺到或者电到的场景,让幼儿进行观看。并且通过多媒体为大家展示,受到伤害后的画面,让幼儿在心理留下印象。

(三)教师联合家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对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单单靠教师是远远不够,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缺乏安全意识的根源,就是家长的全方位保护。所以教师还要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例如,在幼儿园活动日的时候,邀请家长一同参加。利用视频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讲解,让家长充分地意识到幼儿具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接着利用亲子活动来增加幼儿的安全意识。比如,家长扮演陌生人,对孩子说:小朋友你真可爱,叔叔给你苹果吃吧。这时候看孩子的表现,有的孩子会马上接过来。这时教师要在旁指导,对孩子说,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事物。家长说,你怎么自己在这里呢,我帮你找妈妈吧?有的孩子会说好,直接跟着陌生人走。这时教师要教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走,要学会拒绝,因为陌生人可能是坏人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孩子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会自我保护。

结论:新时期,社会越发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逐渐成了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必修课。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引导作用,秉持对幼儿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地创新出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并且联合家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学会远离危险因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