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探讨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辽宁省阜新市第三职专,辽宁 阜新 123000)

最初设立职业中专的目的是专注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中专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职业中专的教学任务越发艰巨,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教法上不断钻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职业中专学生的基础差,再加上所处大环境的学习氛围不好,中途放弃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的数学成绩太差,欠缺数学思维,无论是对学生继续升学,还是对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都极为不利。本文将从职业中专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的要点入手,对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改进展开探讨。

一、职业中专数学教学要点体会

(一)学生基础

职业中专的学生,大多是在中考中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或自愿或被家长安排而选择职业中专的一批学生。整体来看,这一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尤其是被家长安排来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关性不大,从心里抵触学习,由于数学本身具备抽象性,所以会抵触数学,严重影响了整体学生的学习氛围。原本打算认真学习的学生,由于能力太差,学习起来太过吃力等种种原因,最终选择半途而废的也不在少数。最终,职业中专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成为各个学科中急需补足的短板。

(二)教材难度

虽说职业中专的数学教学,涵盖的数理知识较为全面。但和高中相比,知识浅显一些,考察方面难度也有所下降。但职业中专学生的成绩却普遍较差,有的甚至极差。单从教材本身的难度来看,并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只能说,对于职专学生而言,教材难度过大。比如在三角函数这一章节,很多题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得出答案,可太多的学生在三角函数的理解上遇到困难,甚至并不理解数学里符号的象征意义,简单的公式套用对他们而言,有如天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降低学生学习数学时的难度,用好教材,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优化方案

(一)针对学生现状调整教学节奏

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制定个人教学计划。教师不应该完全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应当发挥自身教学的机动性,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对各个章节的教学顺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教师真正把握职业中专的学生特点,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才能为学生安排合理的知识衔接。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

面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压抑痛苦,和对数学学科的天然恐惧,以及自然形成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要扮演调动课堂气氛的策划者和引领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比如在三角函数教学的时候,针对学生对符号理解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按照角色扮演的思想进行教学。而对学生对大量公式记忆困难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编排顺口溜和构建知识树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记忆。

(三)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有着青春期相应的心理特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一定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面对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时,不会太过惧怕,不轻言放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给予他夸奖,在学生表现不好的时候,要给予他鼓励,尽量不要进行太多的批评和否定,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

(四)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真正地动脑思考,也需要一定的记忆。概念和公式,分布零散却大量,需要学生理解之后,真正用心去记忆。只去理解,不去记忆,就会出现知识点遗漏的问题。只去记忆,而不理解,就会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职业中专的教育目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向社会输出掌握职业技能的技术性人才,显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上述两种情况显然都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勤勉的思考和记忆都是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认真对待,不松懈,不敷衍。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展开针对性教学。面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更要尽量补足他们知识上的缺漏,辅以积极引导,让他们发现学习数学并没有他们想的那样枯燥和艰难,进行鼓励性的积极教学。要注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