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内容调整与教学策略的思考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盐田河镇三星中心小学,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

(一)关于阅读单元的调整

在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将使用两条线并行的阅读单元,双线来进行组织。其中一条线是通过单元的内容来进行组织,另一条线是将基本因素分布在各个单元中,这些基本因素也可以称作语文的基本素养,其中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学习的策略、语文的学习能力等,将这些基本素养分成一定数量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逐渐渗透。

(二)关于语文要素的变化

在新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呈现方式有了一些改变,逐渐螺旋式程度上升。在新教材中,各个阶段的要求做出了肉眼可及的改变。在一年级上册中,对学生们的要求是找出教材中较为明显的信息,并且在进行阅读时需借助图画,但在其下册时,要求在找出明显信息的基础上,来根据较为简单的信息对内容进行推测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扩展和加强。与此同时,在对学生的阅读对其逻辑分析能力的加强,在一定基础上,来实现学生语言和思维逻辑的同步发展。

(三)关于教材内容的变化

在统编教材中,对于后增加的课文内容在文学性上程度更高。例如新教材的课文选择上,教材编委显然是思虑十分周全的。其中包括金子美玲的作品《一个接一个》,其是日本著名的儿童诗人,还有我国享誉盛名的儿童诗人金波的作品等,小学语文的统编教材中收录的大多是著名的诗人和其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们文学的熏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关于教材的新增板块

在新教材中,有两个新增加的教学板块,就是快乐读书吧以及和大人一起读。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板块中,其在教材的上册和下册都有一定的出现,在对学生们提高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上,来对课内和课外的沟通理念进行宣导。另一方面,和大人一起读板块,是将在课外和家长一起学的活动进行课程化推进,在提高学生教材和课程的双重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亲子阅读,以促进全民阅读。

(五)关于教材的新增篇目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我国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新教材中,在一年级阶段就有古诗词的内容,在小学语文阶段,新教材共选录了一百二十四首古诗文,在之前教材的基础上共增加了五十五篇之多。在新教材的改变过程中,不仅仅是古诗文的增加,还有传统的文章、民俗、节日文化等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和优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

(一)认字和写字的区别教学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认字和写字环节作为两个不同的板块来区别教学。在对孩子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写字训练,而是在其基础性阶段,引导其认字。在学生的基础性阶段,要求学生认识一千六百字,其中的八百字是要求会写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要对学生的认字和写字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安排,教学目标要与统编教材的各阶段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

(二)认字的多样化引导

在新教材的板块中,进行多元化认字也是较为新颖的一部分,其倡导学生在进行认字时,可以通过字体的偏旁、部首等对汉字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积极发挥领读、认读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部首、拼音、字形结构等进行陌生字的认读。以此种方法,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夯实,之后循序渐进,在进行新单元内容的同时,及时回顾之间的内容。

(三)情境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进行时,要在新教材的正确教学理念下,进行课堂情境化教学。在统编教材的更新后,其中对于学生的自主式阅读学习更为重视了,这一现象对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为契合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方式也应发生一定的转变,从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状态下走出来,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情景式课堂,以这种方式来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引导,不仅在课堂中进行自主阅读,在课外也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好文阅读。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立足实际,通过对学生们真正的阅读需求进行分析,来为学生搭建真实合理的情境化阅读课堂,例如在阅读树木、建筑时,可以适当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课堂外教学,在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为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四)强化习作能力

在新教材中,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就有了编排。通过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也对语文的单元学习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后的练习来进行观察训练,将观察的感想进行记录,形成良好的观察阅读习惯。

结束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需求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后,在将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增加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培养我国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将民族习俗、节日节气等融入教材中,增加教材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们在进行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我国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