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天立学校,四川 达州 635000)
创客教育的到来,为智能机器人教学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在分析创客教学法和智能机器人教学模式的背景下,通过对创客教育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教育概念进行界定,确保创客教育的理念能够与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
创客教育和STEAM 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中小学生科学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依托创客空间研究STEAM 课程的教学实施,能够形成有特色的科目群。创客空间支持下的STEAM 课程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以及技术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核心课程内容的融合与分解,有利于学生STEAM 素养的培养,由于STEAM 课程当中科学、技术等内容是有机结合的,存在既相互结合又彼此独立的现象,因此在创客空间支持的背景下能够打造相互独立、课程目标各不相同的STEAM 课程。STEAM 课程教育在培养现代化人才上有着巨大的优势,STEAM 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混合的情境当中进行问题的解决,即将各学科知识学习过程转化为探究各个事物之间的不同侧面。通过STEAM 课程采用的学习方法将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消除对于先进技术的畏惧心理,并且能够掌握先进的科技理念,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增添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
创客教育视角下如何做好符合学校自身的课程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从问题和任务出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为基础,通过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在学生进行想象力的挥发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意想法进行捕捉,同时帮助学生对其创意想法的可操作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创客教育视角下机器人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示范引导、过程设计、实施操作、成果分享、反思探究五个部分,学生先通过教师的展示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通过具体的探究之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通过和同学或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总体的规划进行精心的设计。随后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设计过程将创意制作成成品。制作的成品可以与他人进行分享进而产生和形成集体智慧。在反思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机器人学习的奥秘进行探究,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实践中发展。最后的评价环节需要教师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多学科的知识内容都存在于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设计当中,通过开发整合型的教学内容是打破传统分学科教学模式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创客教育视野下的机器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创客教育对于重塑教学内容来说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让智能机器人教学拓展形成校本教材十分有必要。让特色的机器人教学模式融入各学科知识整合的环节当中,在增加交流共享和设计合作任务的基础上建构更深的理解,实现更大的创新。智能机器人教学课程涉及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对于中小学生机器人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需要通过单纯的任务驱动、讲授演示与讲练互相结合,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创造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因此需要确保智能机器人教学能够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机器人学科特有的教学模式。在创客教育融合信息技术发展的科技背景下,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型需要用创客教学的创新理念进行重构。
在创客教育的课堂上,作为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任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需要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可操作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在学生的互动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智慧进行启发,用动手实践操作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需要教师密切地关注,以便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这一环节进行的过程中要确保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机器人教学中运用到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参与机器人教学的兴趣,同时也能使机器人教学的过程设计更加合理和有序。创客理念要求教学情境要真实,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掌握技能,同时还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会新鲜的本领。创客教育视角下的机器人教学能让学生将难懂的语言程序和控制技术转化成可塑的任务,学生学习的欲望被激发之后能更深刻的了解机器人教学的重要意义。
总之,创客教育视角下,智能机器人教学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们对机器人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机器人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