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400)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中,概括的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代数能力,代数能力就是学生外在的一种能力,这种代数能力能在学生数学成绩中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要想更好的维持学生数学持续发展的,却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这种创新意识的能力了。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好奇心比较旺盛的时候,简单一点说,其实小学时期的学生,是具有特别丰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所以,这些都对他们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也就是说,需要小学数学要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融合学生的特性以便于更好的引导,并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为创新能力,当然,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与学角色的关系,以及学习任务和实践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教育教学,小学的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对今后的发展都尤为重要。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学校太注重基础教育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了,导致小学数学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完全脱离,所以小学数学缺乏一定的探究性教学,和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可以强化学生处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能力。
要想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那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首先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环境中的设计者,也就需要在主导地位中转换到引导的地位上,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学习气氛。最重要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体,在课堂中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的,都可以干什么使用。因为学生这个时期爱玩还爱动,所以数学教师就可以将学习过程设计为人人都能参加的游戏,就可以用游戏为题目,首先,教师可以先以接受礼物的活动呈现出新课程,引导学生给礼物进行分类,并产生对认识物体的愿望。当学生掌握了几种物体的形状之后,就可以寻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游戏,如:找朋友、搭房子等,像这种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更具体,这样学生就能一边学习以便玩耍,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还加深了对形状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认识面比较窄,并且认知能力也并不高,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不正确的时候,数学教师也不能直接否定,一定要积极正确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判断,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思维能力。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充分的拓展解题思路,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或者一解多题,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敢于质疑等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过程,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勇敢的去实践,这样学生们才能一起进步,这也是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佳体现,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不断前进的必要前提。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8 和9 的认识”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的为学生们提供 一些活动的材料,还要给学生们一些独立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要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去发现、研究和讨论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学习《千克、克、吨》这一课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找一些秤,再找一些物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自己去称量这些物体的重量,之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称量的,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将称量物体的重量转换一下单位,并找到转换时用到的小技巧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转换更快一点等。数学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寻找一些物体进行称量,要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的联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将学习的知识更好的运用起来,才能更有效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只流于教学的表面,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还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要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这样一来及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也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