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湖南省竹管寺中心小学,湖南 永州 425800)

一、情境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将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来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通过信息技术的搭建,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们最大程度的带入到学习的氛围中,通过将教学课件进行虚拟性的情境搭建,大大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师生的互动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硬件设备的更新,将多媒体运用进课堂,将课文中的真实情境进行模拟重现,换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的学习情境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种方式,将书本中的世界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情境呈现在课堂,为学生们搭建了更加真实的语言课堂,帮助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更加生动的训练。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

在学生的小学英语阶段,需要为其奠定英语基础,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的导入十分重要。英语的课堂导入对于整节课的课堂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英语课堂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对课本内容进行素材的查找,来搭建情境化的课堂。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功能进行整合,在对英语课堂进行导入时,可以将内容进行的更加多样化,使前期的导入更具吸引力。并且,由于它与实际授课的内容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加入到新课学习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课堂上,促进课堂质量的提高。

(三)搭建活动情境

我国的课程标准对于活动情境的开展极为重视,并且倡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参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对活动情境进行搭建,教学效果会大大加强。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单词教学时,可以使用电脑进行操作,在进行鸡肉和盘子的英文教学时,可以在电脑显示屏上画出一个盘子,然后设置将鸡肉跳在盘子上等类似的操作,既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名词的含义,也能对跳、画等动词进行一定的了解。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单纯语言教学的枯燥,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加参与度。

(四)搭建文本问题情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搭建文本问题的情境进行引入。这属于一种不协调的情境,即将课本的内容与学习求知欲之间设置问题的情境。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这种情境,可以将学生引入到这种情境中,以此来产生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形成一种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对这种文本问题情境进行搭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问题,然后播放动画片段,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考,探索,最后通过自己来找到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课堂的集中力。

二、情境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注意问题

(一)合理应用

在进行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一切的教学任务还是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教学目标来搭建合理的情境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出于增强教学效果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悟,但过多的依赖多媒体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此为辅助,来加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素质

在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时,要注意教师对其的使用水平,以免给学生们造成误导。现阶段,还是有部分的教师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并不熟练,在课堂进行授课时,会因为操作问题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授课效果。因此,处于对课堂质量的考虑,教师应对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操作进行加强,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感受,教师也可以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三)分清主次

教师在正常授课中,应该明确教学内容为主要部分,相关的趣味性视频、图像等为次要部分,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时,要具有合理性,符合教学目标。在进行素材选定时,多选用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达到计划中的教学质量水平。

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英语教学中,以搭建一种情境化的课堂环境,大大加强学生在感官上的学习体验。当学生们将自己投入进情境化课堂中,在很大程度上对思维的开发起着促进作用。在现阶段,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趣味性的课堂,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英语基础的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