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固店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合理有效的教学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所有的教学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和发展中得出来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就很难实现高效教学,同时还会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思维方式属于形象思维,即小学生通过看到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考,而依靠想象、推理等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所决定的。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一般会通过数手指头、数木棍等来进行,这就是形象思维的具体表现。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具、实物等直观的形象来进行引导和教学,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直观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这一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在同步发展,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往往是小学生凭借自己认知和直觉做出的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在遇到相似问题时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容易出现思维僵化、不知变通的情况。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
常言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因此,想要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才能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才会在心理上转变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产生出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如学生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然后增加一组学生或是减少一组学生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明确“加减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增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正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为了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紧跟小学教学发展的步伐,牢牢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依靠教学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转变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努力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例如,在“圆柱”一节中,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掌握计算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下载一些和圆柱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于圆柱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PPT 课件,利用PPT 课件的形式把本节课中所涉及的难懂的知识内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加快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还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为了提升学习成绩,总是让学生熬夜学习,并灌输学生好成绩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的理念被学生认为只要我在学习上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题就会有更多的收获。所以,“休息”对任何一个学习中的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只有休息好了,才有足够充沛的精力去读书学习。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大脑高速运转,一节课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十分劳累了,但我们在平时不难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名每天埋头苦学的学生,他们连课间休息时间都在做题,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中玩一玩,休息一会儿。我们不要让学生继续“透支”精力和体力,而是应该对孩子说:“别太累了,休息一下吧!”这样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们学习,更应该体谅到孩子们也需要休息。所以,在节假日期间家长可以安排一次类似远足、野炊、爬山等活动,让孩子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好好休息一下。大自然中有丰富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当孩子身临其境时,身心会得到彻底放松。同时孩子会因我们的理解而雀跃,就凭这份理解,他都不会肆意辜负我们对他的期望。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同时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