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贵州省织金县第三中学,贵州 织金 552100)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训练,而且高中生解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学成绩的高低,因此本文以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为出发点,对高中数学解题困难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来帮助高中生克服数学解题困难。

一、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成因

(一)题目本身因素

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客观因素是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有多数高中生会觉得数学题目是抽象的、逻辑性较强的,因此数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如圆锥曲线对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都会存在一些困难,空间立体知识版块对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同学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高中数学包含的知识较多,必修内容加上选修内容增大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因此数学题目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高中生解数学题时遇到困难也无可厚非。

(二)学生因素

调查发现有大多数的高中生在数学解题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数学解题困难,其中学生方面的解题困难成因主要包括:心理方面、知识方面、运算方面、解题方法方面、解题反思等等。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解题心理因素,如有些学生在心里对数学学习害怕,这样学生在数学解题时就无法调动其主动性,也影响其解题效果;也有些学生一旦遇到自己没把握的数学题就不进行任何尝试。 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主要成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模糊、公式不能灵活应用、知识点记忆混淆等方面。部分高中生偶尔会因基础知识掌握不过关而出现解题困难,因此多数高中生会存在基础知识理解困难,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理解困难等问题。

(三)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切相关,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将教师对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数学解题密切相关。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有些教师会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多数情况下是按照常见的“引入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来授课,这样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佳。相反优秀教师在课堂新课引入时总会创设一些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间联系的同时也巧妙地切入授课主题。

由此可见,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节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态度也至关重要,调查发现部分高中生认为数学解题困难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将会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如面对一些数学学习有困难的高中生,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多激励他们回答问题,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再如有的教师的授课风格多变,严肃的同时不失幽默,幽默的同时又不失严谨,这样的数学课堂必然会让学生学的更兴致勃勃。

二、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的对策

(一)重视基础知识,克服知识理解障碍

大多数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会存在知识点模糊、知识点混淆等问题,为了克服高中生在这方面的数学解题困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克服高中生在数学解题时知识掌握方面的障碍。高中生在概念学习与巩固中要注重知识点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在数学原理的学习中要注重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的灵活应用;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学生要注重分析题目的核心考点,从而真正突破同类型题目。

(二)提高运算效率,克服运算障碍

多数高中生都会出现一些因运算失误而导致解题失分的现象,甚至有些数困生解题的最大困难就是运算能力不足。高中数学学习的主线之一是运算主线,由此可见运算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应按照知识版块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因运算能力弱而导致的解题困难。高中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可采取如下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合理利用纠错本进行纠错,反思运算的易错点。笔者发现学生会出现多种运算错误,如学生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计算中总会出现运算错误,另外在求等比数列的公比以及前N 项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这种运算障碍,学生需要找出自己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改正,也可找到自己易出错的地方,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多进行变式训练,克服运算障碍。新课改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可见运算能力在高考中的地位,所以学生要不断地演算,直到发现错误,计算正确为止。

(三)重视解题思路分析,克服思维障碍

高中生在数学解题时经常会出现思路卡壳或完全没有思路的状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思维不足型、思维定势型和知识干扰型。面对这种数学解题时出现的思维障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多进行一个知识版块的变式练习,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多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解题的巧妙方法技巧,并且进行说题训练,可以向自己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说题的训练会让学生不断厘清解题思路,从而发现问题所在,并且这种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激发高中生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向教师请教某一考点的常见考法以及解题突破口,然后自己进行相关的解题训练,从而促进类似数学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