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特殊学生的教育

2020-12-10 10:21:59张健祝宁宁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张健 祝宁宁

(1 景县杜桥镇北屯中心小学,河北 衡水 053500;2 景县杜桥镇中学,河北 衡水 053500)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快速发展,农村小学特殊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但也出现了新的现象。而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心智成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可见这一阶段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要。如何帮助这一特殊学生,就成为当前农村小学应格外关注的教育问题。本文从用真心、细心、恒心、热心、全心等方面探讨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对策,以期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成效。

一、农村小学特殊学生概述

所谓“特殊学生”,是指在行为、心理上不同于“一般的”的个别学生。小学的特殊学生包括“智力上的特殊学生”和“非智力上的特殊学生”,智力上的特殊学生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非智力上的特殊学生是指心理、技能等方面有缺陷的群体。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快速发展,农村小学的特殊学生又出现了新现象:除常见的品行不良儿童、学习不适应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离异家庭儿童、有生理缺陷或心理问题的儿童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即父母进城务工留子女在家乡学校上学或父母亡故的特殊儿童。有研究表明,此类特殊学生往往会产生性格内向、自卑、离群、爱猜忌、自暴自弃等心理。而这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排解和适时的矫正,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消极行为,严重的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二、农村小学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

特殊学生作为班集体中的一部分,更加需要关爱。班主任作为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对待特殊学生时,尤其要善于掌握尺度和讲究艺术。

(一)用真心无条件地悦纳特殊学生

一般来说,班主任喜爱好学生容易,但对特殊学生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头痛、无奈甚至放弃。有研究表明,39.6%的教师对能否接纳特殊儿童持否定或怀疑态度;82.6%的被试认为特殊儿童会让教师缺乏成就感,81.8%的教师感到自己想教好特殊儿童,但担心不能胜任。对特殊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恰恰更需要关注。无条件地悦纳特殊学生,就是要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真诚的对话关系;无条件悦纳特殊学生,就是要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无条件悦纳特殊学生,就是需要班主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心;无条件悦纳地特殊学生,就是要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的激励,不断增强信心,敢于面对困难,最终做到爱自己。

(二)用细心关注特殊学生的表现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愿意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但是特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抓住时机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平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细微表现,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这种观察要“悄无声息”地进行,否则可能会引起被观察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在获知学生的表现后,认真分析,判断其对自己和他人个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心理动态和现实需要。同时,班主任要注意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细微行为习惯的教育,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要对学生哪怕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肯定,甚至要将课堂或生活中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契机,从中获得教与学、成长与进步的反馈信息。

(三)用恒心追踪特殊学生的成长足迹

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升入中学,对学校和师生都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个人也不断成长进步。但是,特殊学生的行为也逐渐暴露在师生面前,的一个异常行为或是一句异常话语。因此,逐个建立完善特殊学生档案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定档案借阅权限,并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档案内容包含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基本信息及个体事件的发生记录等。然而,建立个体档案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心来完成。在有条件的农村小学,不妨也建立电子档案。

(四)用热心联系每位特殊学生家长

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密切配合,让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特殊学生的转化,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家里父母的关心,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自己不再被冷落、歧视,从而树立起信心,激励自己奋发努力,不断要求进步。班主任要和家长经常性地交流学生的表现,一起找出原因分析对策。农村家庭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方面缺乏和子女的沟通,另一方面也导致班主任与其联系产生困难,甚至多数需要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沟通。这就需要班主任克服困难,保持与每位特殊学生家长的沟通。

(五)全心帮助特殊学生成长

班主任要从多个角度、在多种场合,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成长。充分利用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充分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具体困难,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解决难题,弥补他们缺乏的爱,使他们有被尊重感和关怀感。学习上多鼓励,以表扬为主;课堂上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后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除班主任外,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每位教职员工、家庭的格外关心和社会的特别关注。除无条件悦纳特殊学生、关爱特殊学生成长外,班主任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只有多方努力、共同付出,农村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才能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