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重庆 400054)

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为初中生创设一个有趣、活泼、和谐、自主的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活动。初中生数学教师要能认识到数学这一科目的特点,能够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活动中,促进初中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帮助初中生改掉不好的运算习惯,这对初中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初中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初中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运算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四则运算”时,就可以先将全班初中生进行分组,然后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正数和负数的四则运算”的运算技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说“请同学们前后位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数学计算题的规律,最后请小组代表总结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初中数学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在有的小组回答如“我们小组就多媒体上的计算题的形式讨论,在负数和负数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时,其结果正数,正数和正数进行乘法和除法时其结果是正的,这样的计算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结果的正负号是否正确,也能够让我们在计算时候先得出结果再添上正负号,节约了计算时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促进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如何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渗透和融合,让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既有自主学习的思考活动,又让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有合作学习的促进活动。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创新合作与自主学习的概念教学,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更加多元化。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多视图”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初中生通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完成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说“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教材,利用这些小方格来摆一个像老师在多媒体上所展示的几何体,看不看谁摆得最像,并且小组讨论一共用了多少块小方格”。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初中生可以六个人一组,以课桌为中心,前后左右坐两个学生,课桌左右两边各坐一个学生,然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并动手实践来从教师在多媒体上所展示的不同方向看这个多面体的形状来进行摆方格。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请不同小组的学生回答为什么这么摆,引导坐在不同方向的学生根据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从不同方向看多媒体所呈现的形状来进行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多视图”的探究学习中来,也能够让学生发挥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最后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融合一起,再次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题多解学习”的科学培养

数学这一学科既是严谨又是灵活的,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把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度,引导初中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探究数学中的奥妙。这样能够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创新地学习,能够打破传统固有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以更加灵活的思维去进行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菱形的证明”这一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就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在证明题中,学会转变思路,根据条件进行灵活思考,或者通过添加合理的辅助线进行证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菱形以及菱形的相关概念,这节课请同学们和同桌进行讨论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如何证明该图形是菱形”。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提醒,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启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先请一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和同桌的讨论结果,可以让这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字对这一问题证明的两种解法,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就这两位学生的解答步骤为样例,在课堂上引导全班学生进行学习,检查他们的证明方法是否正确。

结语: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时刻关注初中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的同时,要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创新化。初中数学教师还要能够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其他学习能力相结合,构造多元化的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促进其他各项学习能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