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关爱教育留守儿童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桃源县杨溪桥镇中学,湖南 常德 415700)

我们学校地处在桃源偏远山区农村,许多孩子的家长随着打工浪潮远走他乡,致使这些本应该被父母呵护、疼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此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中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用怎样的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如何才能让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爱教育的基础

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一颗爱心的老师才能给学生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多一份关心和关爱,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他们通过老师们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生活在温暖之中。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举行关爱留守儿童班会活动,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老师是你们家长或朋友,遇到难处时别害怕,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会帮助你们解决问题。晨午检中发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并立马送学生就医,就如自己儿女生病一般去对待。遇到无法联系到家长时,我们就安排老师送她们回家,嘱咐她们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希望早日返校。这样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也就慢慢地开始信任老师,依赖老师。

关爱学生,就要在学习方面无私地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更真诚的帮助,生活方面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现自己,努力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儿童天性和生活心态。尤其要关心那些学习习惯差、生活方面习惯不好的孩子。110 班的留守儿童李彦,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她长大,她比较胆大、懒惰、成绩差,行为习惯又不好。针对这种现象,我经常和她谈心,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她的学习,渐渐地她感觉到了老师没抛弃他,而是时时刻刻在关心她。一段时间后她学习明显进步了,性格变得开朗了。我认为: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会让留守儿童感到集体的温暖,陶醉在快乐和幸福之中,渐渐便对学校师生产生向往和依赖感,淡化其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

二、用爱心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一)用爱去疏通学生孤癖的心理

尊重和信任学生是老师对学生关爱的表现,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更要主动去关爱他们,以信任的眼光和肯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不能歧视他们,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老师尊重和信任学生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校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有个留守儿童叫张源,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有时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又加上学习成绩较差,厌学情绪急增,有辍学的迹象。学校知道这一情况后,校长、分管教育的镇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轮番多次家访和多次与他谈心,使他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决心改正。现在的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了,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进步。

(二)组织开展各种爱心活动,让真情传递

学校每期都进行“献爱心募捐活动”,组织学生为贫困的留守儿童献爱心。一首歌曲《爱的奉献》揭开了活动帷幕,同学们你一角,他一元,连同老师的几十元汇集起来了数千元捐款,学校将这些捐款用于为贫困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仅为他们解决了困难,还让他们在这个充满爱的集体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温暖。

在平时常规教学中,我校经常组织各班开展“感恩”形式的书信活动。八年级的彭研同学在给父母的信中说道到:“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你们辛苦了!到外面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我在校有点调皮,成绩也时常拖班级后腿,老师同学们都积极帮助我,在生活中也十分照顾我,给予我很多的帮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现在的我已经懂事了,您不用担心我和奶奶,我会照顾好奶奶的,请爸妈放心!过年回来时,爸妈会看到一个懂事乖巧的我。”字里行间,孕育了孩子的真情。书信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沟通了留守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使孩子们在沟通中成长,在爱的传递中成才,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

三、家庭、学校和社区联动,构建家、校、社会三维一体教育新理念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同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爱与呵护,这使得老师们对他们多了一份惦记和挂念。我们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是每个留守儿童渴望的,也是任何亲情友情不可替代的。我校班主任会定期和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他们意识到虽在千里之外,但不能忘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负有的责任。五年级有学生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孩子,爸妈很爱你,我们也想在你身边陪你,可迫于生计,不得不在外打工啊!我会把钱打到你卡上,想买什么东西就自己去取,爸妈不在身边你自己用钱要有计划,别一天就用了,后面几天就眼馋人家的。”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牢骚和叮嘱,但是这让她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关爱,她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一定会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很好,我会努力学习的,你们放心吧!”在我们的努力下,远在他乡的家长们能经常跟孩子通电话传递他们的爱心,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

留守儿童是横亘在教育面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身后,做他们成长坚强的后盾,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用“爱”的教育温暖他们,让我们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他们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