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庆 肖琴
(1.简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四川 简阳 641400;2.简阳市简城第二幼儿园,四川 简阳 641400)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连续又不同的八个阶段,其中幼儿处于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阶段,是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在特殊时期,更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地位。
社会、学校、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主体。因为突发情况,寒假的延长,使幼儿教育的任务从幼儿园转移到家庭,家庭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力。家长长期与幼儿相处,方法用尽,耐心消失殆尽。另外要处理工作与家庭琐事,让很多家长感到烦躁不安,心理健康状态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
在特殊期间,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情绪调节的指导意见需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教育部门对特殊时期家庭教育中焦虑情绪非常重视,但是家长普遍缺乏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需要幼儿园教师专业的指导和教授。在知网输入“焦虑、家长、策略”作为关键词,策略研究共计13 篇,其中以幼儿家长焦虑应对策略为研究对象的为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特殊时期阶段,家长们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一是焦虑体验,具体表现为无缘由的紧张不安,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情绪压抑;二是外在行为,表现为易怒、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效率降低等,严重时引发家庭冲突,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恐惧心理、叛逆心理,从而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总的来说,引起家长焦虑情绪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缺乏对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亲子关系紧张。3 到6 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孩子不服从家长安排,家长也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导致亲子冲突增多,关系紧张。
2.自我休闲与照顾幼儿之间的矛盾。因为要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剥夺了家长的休息时间,增加心理负担,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1.代际之间家庭教育观念的碰撞。正值春节,很多家庭是三代人或者四代人同住在一起,不同教育观念的碰撞,使家庭矛盾激化。
2.陪伴与工作的冲突。此期间,居家办公时,容易受孩子的影响,无法专心工作,使家长工作效率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家长焦虑增加。
1.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认知不足,担心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或者过分关注其信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从而产生焦虑。
2.育儿焦虑。此期间,幼儿作息不规律,沉迷于电子产品,如果家长的陪伴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抑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可能就会造成孩子行为的异常。这些情况都会引发家长的育儿焦虑。
通过专业焦虑自测量表(SAS),确定自身的焦虑程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从程度上,将焦虑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在本次特殊情况课题研究中,通过大量幼儿家庭教育情况的个案收集、分层抽样、访谈、问卷调查发现,有64.51%的家长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并有59.41%的家长迫切希望得到学校给予帮助与指导,教会家长正确使用焦虑自测量表,初步识别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在认知层面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理清压力源:内源压力-工作生活的要求及内容;外源压力-人际关系及环境。探寻并指出她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存在的错误认知,即认知上的非理性信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分析。合理归因:从自身人格特质和客观环境,理性归因;认知调节:看书丰富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小孩跟别人比较,相信自己的孩子;认知重构:改变绝对化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思维,从而扭转焦虑倾向。
2.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与读书或听讲座相比,幼儿和家长亲身参与活动的效果最好。通过小组互助,相互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家庭教育指导:完成幼儿园的活动任务及教师分享的游戏活动;参加幼儿园家长专题培训。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多元化体验式元素,每节课都有觉察活动和行动计划,让课堂形式更多样生动。
3.专业人员咨询辅导。通过专业人员咨询辅导,提高家长育儿系统规划能力。具体措施:第一,自律养成可以运用延迟满足、榜样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树立规则意识等策略。如共同约定,制定契约,制定《日常惯例表》,并按照执行;第二,学会时间管理,运用四象限法则,将事情按照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进行划分,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上述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我们进行了后测,86%的家长认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的焦虑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教育管理和育儿系统规划能力。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中家长教育这一环节,全社会加大推进力度,提供制度支持,使家长教育成为常态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