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班级衔接德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余杭区临平城东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2020 年4 月13 日后,初中学生陆续复学,居家在线学习与常态在校学习之间进行了衔接。居家在线学习的方式成倍地放大了学生自立精神的重要性。师生、生生之间时空分离直接考验学生的自立精神。自立精神的强的学生少受不良影响,反而获得了快速成长;自立精神弱的学生学习更加被动,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个人成长迟滞,最终导致分化现象严重。

一、衔接德育中的问题

(一)情绪流动不畅

在常态教学形势下,师生、生生、亲子之间的交流直接、顺畅而充分。居家在线学习期间,师生是空分离导致情绪流动不畅,共情能力有所削弱,容易积累不良情绪。及时沟通、及时疏导是衔接德育的紧迫问题。

(二)自立精神不足

自立精神简单而言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地、主动地、尽责地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居家在线学习中教师监管能力削弱,父母监管能力不足,学生自立精神差别明显,学习效果差距很大,已经导致较为明显的学业分化现象。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强化学生自立精神,这是衔接德育的核心问题。

(三)家校合作降低

常态教学下家校沟通偏少,居家在线学习中由于教学方法的变化,家长从隐身走向在线。复学后,家长忙于工作,将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大多推给学校,家长与学校沟通频次降低、互动减弱,对于经历过长达三个月隔离时间的初中生来说,家校合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不是有所减弱。全员家访、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是衔接德育的重要问题。

二、衔接德育工作举措

班级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家校合育的基础平台。班级文化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全体学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心和感召力。以自立精神为核心积极建构班级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立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宝贵人格品质,简单说来,自立意味着不依赖别人、独立地解决个体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自立分为几个领域,有心理自立、学业自立、社会自立和经济自立。从自立精神的内涵来说,独立性、主动性、尽责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重要特征。在班级层面上,开展目标明确、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寓教于乐,把自立精神融入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石。

(一)不良情绪的疏导是心理自立的基本内容

自2020 年1 月26 日至4 月20 日,长达百天的居家隔离,学生社会交往和情感的需求受到严重压抑,有部分学生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既是心理不自立的表现,也是促进学生心理自立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1.家庭访问。根据学生在复学初期的表现确定重点家访对象,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参与的家访小组,深入家庭,充分了解学情,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2.团体辅导。通过团体辅导的方法,如互联网优秀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在线学习的经验,并通过心理小游戏疏导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3.个别辅导。通过个别谈话和个别辅导的方法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尽快帮他们重建生活秩序和心理秩序。在心理调适过程中,突出积极心理的作用,用明晰而具体的目标引领学生,激发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二)英雄精神的宣扬涵育社会自立精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是社会自立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社会自立高层次的表现,体现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1.规则意识。通过重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时期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遵纪守规的规则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2.关爱他人。通过“关爱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同伴之间的和谐交流,舒缓不良情绪,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心态。

3.歌颂英雄。通过“最美逆行”主题教育活动,对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业自立的关键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中自立性、主动、尽责性是关键。

1.学业独立。独立意味着依靠自己而非他人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在线学生的典型示范作用,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业自立与自我成才之间的关系。通过杜绝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的学习行为的主题活动来达成。

2.学业主动。学业主动指积极而非消极、主动而非被动地学习。主动精神是学习情感的展现,是学业成就的动力源泉。学业主动在听课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学习,整理笔记,不懂就问;在作业方面则拒绝作业不交、作业迟交等现象。

3.学业尽责。学业尽责指认真而非敷衍地学习。学业尽责需要自我克制,需要惜时如金。根据学情积极开展“天道酬勤”主题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尽责的重要性。学业尽责在作业上具体表现为精品作业,拒绝敷衍。班级定期进行精品作业的记名展示和不合格作业的不记名展示,让学生在比较中增强学业的尽责意识。

此外,学生自立精神的培养仅仅靠教师是不够的,需要家校之间密切合作。学生自立精神的培养应该成为家校合育的衔接点。初中生正处于告别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学生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并乐于积极践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家校应该从深层次上密切合作,为学生自立精神的成长搭建平台和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并及时加强引导,防止依赖滋长、发展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