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提高自身对学习对生活的认知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也得到不断地提高。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了解生物知识,了解生态环境,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索与发现自然的热情,其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知识,应该具备的社会素养,培养学习热情,提高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意味着,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其主要内涵是指培养学生在掌握高中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可以形成属于自身的终身发展能力与适应社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借助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建立起对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在不断的学习中使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品格与综合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主要包括三点:综合性、发展性、终生性。
如何去培养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呢?究其根本还需从生物课程本身出发,生物教学为学生探索自然、探索奥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对生物核心的认知。生物课程教学中要以对课程的能力培养为主导方向进行教学,核心素养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并与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使生物学课程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理解其内涵,通过生物学的内涵进而理解知识的一种能力。具备这种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变得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其核心素养能力。在新课改中,对于生物学的要求就是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加强对生命起源、发展、结论的探究与实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贯穿在生物课程教学中。
生物是鲜活的存在,是有生命的个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在生物教学中,教学的目的要明确,教学的方案要清晰,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直接相关,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要深刻理解领会课程的内涵,这样才能把核心内容传递给学生。例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中,通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了解细胞的构造与其实质含义。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让学生充分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理性思维,从而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教学的一种搭配方法,可以让学生生动的记忆生物的演变进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实验的目的与方法,充分利用好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设计情景问答,根据实验的过程对生物学进行问题分析、理解、归纳,进而对生物实验课彻底了解,针对课程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引入、情景的设定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积极探究的积极性,这就由教师主动教向学生主动学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例如高中有一个洋葱切片的实验,由于洋葱比较常见,其内表皮与叶肉容易分离,实验室要将表皮撕取下来,通过观察洋葱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了解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其核心内容,提炼核心素养。
传统生物教学偏于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与理性的思维。教师课堂教学侧重的是教师的讲解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完生物知识之后,学生并不能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遇到问题还是不能理性思考,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思路运用到与自己相关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种做法忽略了理性思维核心素养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引导。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学生遇到事情不再急躁.不再感性、不再冲动,能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再处理问题,领悟到理性思维的客观性,切实提高生物核心素养。比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章内容,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了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过程。
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要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求知力,使学生真正地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