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市铜堡初级中学,四川 华蓥 638600)
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课程安排中,很多学校都将历史课程安排在上午第三、第四节或下午第三、第四节,或者是为了语数外等学科缩短历史课程的课时,或者不将历史考试的成绩记录到学生的总成绩中……这些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也不重视,学生也不会主动学习历史学科,很多就是在考试前对历史学科进行短暂的学习,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学生、学校以及家长都不重视学生历史的学习。这就给历史教师实现高效的教学课堂带来更多的困难,教师的教学也很难提升。
在教师的眼里经常会觉得学生并不喜欢读书,学生也很少通过书本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的了解也大多是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以及动画来了解,但是其中就会有一些改编再创作的内容学生并不能清晰的辨别,这就会导致学生了解到的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意识到学生的这个问题,虽然应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发生的时间进行记忆,但是更多的应该让学生学会理解历史知识,在其中学会更多的内容,而不是让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学生充满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学生如果缺少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精彩的教学内容都很难展现出来,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热情的迎接历史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引入方式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高质量的课堂引入可以让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一讲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在听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学生也会对教师讲的内容更加的感兴趣。在故事讲解后,教师再借由故事,将内容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这时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为什么这么繁荣的唐朝就走向衰亡了?”在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的前提下,教师准备的精彩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也都能够得到展现,教师也能够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还能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高效的课堂引入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的进入到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中,但是想要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教师还应该学会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构建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例如,教师在《五四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五四运动相关的影视视频,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五四运动。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五四运动中的故事,在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升,教师也能够实现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评价,还应该在每节课结束后用多种方式实施评价工作,在学生不经意间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例如,教师在《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辛亥革命的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这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举手抢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抢答中,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抢答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由简到难,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级,教师也能够实现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生很难回答上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进行讲解。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热情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也能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