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的探讨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

在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通过将其德育并重的德育教育模式合理的应用到中职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管”以及“育”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其让学生处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中,这样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发展。此外,通过充分分析德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出有利的参考,使其德育并重的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地开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出良好的基础。

一、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院校班主任应该在管和育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学生管理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把管和教育理念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中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和水平,利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管与育,在必要的状况下,要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地开展,促进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还能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德育工作顺利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其中主要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并不稳定。因为多数的中职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多数学生还处于叛逆期,在这个和阶段中,学生会非常反感和他们不一样的看法,多数学生在情感方面表现较为冷漠,集体意识相对比较差。二是个性心理问题。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行为上表现是比较懒散的,思想也不上进,较为过分地追求自我。三是择业心理的问题。对于多数中职学生而言,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对于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这点主要是因为中职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也无法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甚至是一些学生在社会就业方面存在着排斥心理,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害怕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中职教师对学生详细的进行讲解,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对其相关工作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才能保证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策略分析

(一)根据职业角度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根据职业的教育角度进行分析,班主任在管理中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也要对学生素质发展引起重视,所以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持续更新,对学生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及时消除,将其新观念能够充分的融入日常管理中,保证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对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进行摒弃,保证实现学生和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因为中职班级的人数较多,班级管理中会存在一定的粗放情况,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导致班主任管理无法深入进行。二是要树立起以学生作为基础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提升对学生的关注以及爱护。因为一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自卑心,对自身长远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将学生放到首位,提高对学生的爱护,帮助学生树立起更加良好的自信心。

(二)对“管”的作用引起重视

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前,要对“管”的作用全面以及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实现“管”的价值。同时在中职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也要根据相关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隐私给予保护,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维护。此外要根据引导代替硬性约束,让学生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不该做,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老师是为自己考虑,使其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自觉服从学校管理。此外在德育教育的同时,班主任要给学生一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发挥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这种教育方式是满足中职院校的学生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中做好各项工作。

(三)根据德育教育实现人本管理

对于德育教育而言,主要作为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德育教育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持续发展,并且也能让班主任的人文色彩得到持续提升。班主任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应用案例以及渗透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使其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采取渗透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相互融合到一起,使其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班主任每个工作方面上,有效的摆脱说服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学生思想和行为相互统一。通过采用案例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将其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及时的引入到班级管理中,通过应用案例方式,让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思考以及分析,让抽象的事情变得更加的形象,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保证学生思想认识得到全面提升。

(四)根据制度提高学生管理

通过将其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比较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学生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在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下,采取制度方式对学生行为举止作出相应约束,这样做的目的能够提高学生管理效果,让学生做到遵纪守法,提高班级管理的凝聚力。具体一点来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结合学生和班级管理情况,对其制度进行积极的优化以及完善,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提高其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权威性。二是合理的应用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对于存在违纪的学生要进行适当处罚,保证班级管理的全面威慑力,然而对于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来说,则要进行适当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整体效率。

(五)积极完善管理模式

现如今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并且也是从小受到了父母的溺爱,这样也导致其很多人都是根据自我作为中心的,同时也忽视团队合作的整体作用。此外由于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这些学生比较崇拜独立自主,因此在面对着家长以教师的指导和意见时,会表现出一种厌恶的情况下,这样会导致一些常规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采取一些多样化教学方式,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中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不断地完善管理模式,使其为中职学生整体的发展奠定出良好的基础,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总结: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得出,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德育并重的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得到顺利的进行,要根据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出发分析,对其管理观念进行全面更新,根据制度的角度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实现人本管理工作,通过相关措施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出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