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的阳光照亮后进生的天空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广东省怀集县诗洞镇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439)

每当新接一个班,后进生问题就会困扰着班主任。后进生无论是思想品德、学习方面、纪律方面,都没法跟上班集体的目标。如何转化后进生,并使他们一个都不掉队,就成了每个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潜力的20%~30%,而当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 倍~4 倍。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我们不妨以赏识的目光,去发现后进生的亮点,将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唤醒自信激发潜能,使他们主动发展,奋发向上。本人结合实践工作就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做一些探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百度百科中对赏识教育的定义是,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当然,也有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实践研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大家进行赏识教育就有了更多的参考。

二、赏识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快乐的,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是幸福的。把学生装进心里的老师,肯定会懂得通过赏识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对闪光点予以赞扬、鼓励和欣赏,充分信任和理解他们,用真诚的爱对待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每个后进生都能活出个性,健康成长。

(一)全面了解后进生因人而赏

无论是跟着带的老班还是新接的班,作为班主任都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的渠道可以是通过原班主任和原科任老师,也可以是向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家访进行了解,做到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在家表现情况和在校内的学习和思想等情况,尤其是后进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情况,更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进行赏识教育,不断欣赏他们身上的优点,激发自信,鼓励争优。如我班上的黄永铭同学,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自卑,思想表现一般,学习成绩倒数第一,但对人很有礼貌。通过向村干部了解到他父亲前几年时因病已去世,仅靠母亲一个在圩上零散工维持生活,他家已被列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了。在还没接他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已在每学期发放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款时接触过他,印象中他的字写得很工整……经过多渠道的了解,掌握他的基本情况了。从平时的作业来看他的字写得很工整,我决定抓住这个亮点去赏识他,以点带面地鼓励他。改作业的时候,我把他的作业放一边,等待课间十分钟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里进行面批,时而夸张地赞叹他的字漂亮,时而抬头投以一个肯定的目光和和蔼的微笑。“相信自己,你能行!”这是我经常鼓励时黄永铭说的话。在一次古诗背诵抽查中,班中大约有一半同学会背了,我点名让他背。可是他由于上课不认真听,没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记下来,因此他在课堂上没背得出来。这时我说永铭同学昨天晚上忘了背,我提议大家给他三分钟的时间,他肯定能背得出来。果然,三分钟后,他把古诗流利地背出来了。“如果你再认真再努力一点,投入学习的时间再多一点,就会有更大的进步。”在一点一滴和风细雨般的鼓励下,永铭同学的语文慢慢地进步了,期末检测成绩达到全班中上水平。

(二)搭建平台因事而赏

一直以来,我都是用赏识的眼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让更多的后进生获得赏识的机会和平台,班主任可在班上组织开展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画画比赛、象棋比赛、手抄报比赛、诵读比赛等,让每位后进生的特长都能在不同领域里充分展示出来。前年已升上中学就读的卢国康同学,在小学阶段是随班就读生。由于他自身的缺陷,他的学习成绩是不理想的。父母为了让他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特地在镇上租屋居住,把家安在圩镇附近,在方便大人工作的同时也方便对小康同学的照料。我每天早上到学校,总是习惯地先到班上或校园里探索他在哪里。对他总是用这样的语言鼓励他:“今天你心情不错,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今天帅多了,好好学习!”“你的画画又进步了,老师很喜欢”......因为是随班就读的,班上很多同学都与他不相往来,基本上他做他的事情。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同学也从不干扰他的爱好。到了五年级,他的画画得越来越好了。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我在班中组织举行书画展,让各有特长的同学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当全班同学看到了国康同学展示的画画作品时,都对他刮目相看,纷纷表示要向他请教画画,一致地把它评为一等奖。

(三)鼓励学生互赏和自赏

盲目的妄自菲薄和狂妄的目中无人,只会使人陷于自卑、沦于平庸。正确的欣赏才能使人从平庸转为优秀,使自卑变得坚强起来,使消沉变得积极进取,使自满变得谦逊自信。“三顾茅庐”故事中,与其说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不如说是刘备欣赏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才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空怀一身才学的姜子牙一直得不到官府重用,八十岁了才遇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文王仅仅凭着与他交谈了几句,便知道姜子牙是一个博学多才、聪明机智的人,马上拜他为军师。后来周在姜子牙的帮助下灭掉了商纣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这个结果说明当初周文王没有看错人。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普通的凡人,后进生也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班主任在赏识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赏识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赏识,帮助学生学会赏识别人。例如在“认识自己”主题班会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说说彼此的优点和进步,在写作文时,可以介绍我的同学、我的同桌等,把对方的优点写出来。如植添写道:我的同桌喜欢笑,说话时也总是笑眯眯的。他很热心常常喜欢帮助同学。记得我刚南校区转来的时候,有一次我忘了带笔回校,当时还没认识几个同学,植奇胜就把签字笔借给我用。我很高兴认识这位同桌。

(四)建立长期的赏识教育记录

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不断发现和捕捉后进生微小的进步,不断进行赏识鼓励,为后进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要为后进生建立赏识教育的跟踪记录档案,把后进生取得进步的内容记录下来,再添上老师的鼓励的语句,形成一本赏识教育记录,并定期拿出来与后进生分享,使他们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快乐成长。如我在黄永铭的记录档案中写道:今天我发现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老师非常欣赏你,希望你继续努力,练出一手好字。当他在学习上有进步了,我在记录中写下:这一次考试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注意到了你在默默地努力,勤奋地学习,你也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不?加油,就是这样干的。在卢国康的记录档案中写道:“上天对你关闭一扇门,却对你打开一个窗,你的画画就是你人生中的太阳,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加油!”当他在书画展中获得一等奖时,我又写道:恭喜你得了一等奖,这一次做得很优秀,同学都给你赞扬了,老师同学都喜欢你,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后进生的内心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阳光,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尊重、信任和激励。虽然每个学生不一定能成才,但是每个人都要成长,成人,成事,做一个爱国爱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用包容的心态面对后进生的缺点,用智慧的眼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欣赏的态度去放大他们的优点,让后进生在快乐的阳光中也能绽放笑脸,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