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鑫 王 鹏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延伸空间。在此情境下,思政课教学应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关注量大的优势,厘清微信公众号对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方法,不断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媒元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阅读信息接受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运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辅助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办独具特色的思政小课堂,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用清新活泼接地气的表达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新媒体背景下指尖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有效提高思政领域的效率以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唯有走进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才能展开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因此借助微信公众号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在90%以上的大学生会经常使用微信,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2]。对于当代90后大学生来说,浏览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媒介之一,也是他们展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微信公众号的订阅量和阅读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公众号留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所思所想和话题关注度,从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特色的育人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更个性化和生活化。
微信作为当前对大学生最具有吸引力的自媒体沟通方式,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塑造有着强大的作用力。基于此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载体,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消息,积极宣传富有正能量的时事信息,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图片、声音、视频以及文字等多种信息,使得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上的45分钟,既能够延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时间,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围绕学校当前的主题教育、团学活动、心理健康等话题展开研讨,也可以围绕最新的时事政策和社会热点来及时解释国家的政治经济运行状况,发布具有正能量的校园和社会中的先进个人事迹,突破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这样不仅节约了实践和物力成本,实现了即时传递,还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大学生通过接收与阅读信息、转发或者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讨论。虽然大学生自身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能够通过各种工具解决问题,但仍存在许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思想困惑和难题,此时这样一群性格内向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虚拟的网络将内心深处的迷茫、困惑等负面情绪倾诉出来,缓解身心压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活动。大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讨论交流,发表真实的意见,帮助我们随时了解和掌握一些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问题的真实反馈,进一步强化师生的交流互动。在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虚拟沟通环境中,思政教育者能对其进行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了解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有效拉近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辅助开展思政课教育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仍存在以下几个挑战:
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和作用仍然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掌握娴熟的微信使用技巧,比如“PKU马院”微信公众号,只是发布一些学院新闻和学术报告的相关通知,并没有针对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进行推送,与学生们的留言互动少之又少。此外高校微信公众普遍缺乏主动的运营意识,对于如何推广微信公众号显得无所适从,即使让学生们添加关注也因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而遭到学生的忽视。如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其在经营上就是以文瀛求是和文瀛资讯两大版块为主,内容上大多是一些学术报告的通知和理论宣讲的消息,消息发布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从这里看出公众号运营者不仅要重视微信内容的丰富多面,还要善于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并运用其喜欢的形式将话题、图片、视频、音频以及表情符号等因素有效结合,从而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引导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实现其既定的教育目标。
面对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情势,很多教师对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深层次的思政课教学仍抱有怀疑的态度,还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媒体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甚至有的教师满足于传统课堂的理论灌输方式,仅通过课上有限的4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借助新媒体进行新的尝试与改变。针对以上问题,在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教师可以学习典型模范,开创独具特色的思政小课堂,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川老师创办属于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并坚持每天推送有教育意义的正面内容并及时回复学生的留言问题及疑惑,这样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够借助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潮流实现指尖上的思政教育。
大学生作为手机用户的最大群体,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思维比较活跃,通过手机网络等形式极易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而面对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在选择时仍无法准确的进行筛选。在一项关于陕西师范大学1000名学生“是否会发现信息真假”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3.6%的大学生偶尔会发现新闻内容的真假;8.1%的学生表示观看信息之后从未发现信息内容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3];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信息鉴别能力。此外还有部分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着鸡汤语言的标题,实质上对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发布一些抹黑中国共产党、恶搞革命英雄的信息,企图迎合部分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的好奇心,以致扭曲他们的三观的事件时有发生。[4]特别是当前大学生思想单纯、崇洋媚外的心理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目前各色各样的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大学生在面对众多微信公众号选择性的浏览阅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形式新颖、沟通便捷、传播高效的特点,借助其为载体辅助开展思政课教学,不仅拓宽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而且也创办了形式新颖的思政小课堂。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工作:
要想打造一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微信公众号,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的运营团队,建立包括管理人员、采编人员在内的专业化队伍。高校微信公众号面对的受众大多数是学生,因此要扎根于学生群体,关注他们的喜好动向,鼓励他们建言献策,推送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此外运营团队在保证内容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向用户推送信息时要注意提高传播技巧,选择最合适目标受众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和超链接等。其次要加强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的纪律,设立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条例,要确保其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准确无误。最后思政课教师可以向公众号投递文章,结合课堂内容、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等,推送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养成关心国家与社会的好习惯,积极引领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家国情怀。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创办的微信公众号老夏说课,它侧重于解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比如针对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他专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推送了一篇关于“基于多视角的思政课金课内涵研究”的文章,从需要、食材、厨艺、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同学们理清了对思政课金课科学内涵的认识。通过这种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当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开展好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满堂灌输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以此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思政课金课。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展开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将微信公众号融入到思政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借助新媒体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第一章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为例,课前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微视频,并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在留言区进行反馈,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采取最优化的教学手段,切实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课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留言区疑惑性最大的问题进行主要的讲解,用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解惑,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职责。课后教师可以与同学们在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区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也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授课素材,使得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的学习与应用,强化内容的科学性。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载体可以促使思政课教师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当代学生的内心需求,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来教授知识,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灌输性介绍媒介理论、媒介知识,而是与时俱进,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国内外形势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鉴别,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目前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其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经常会出现一些偏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辞和诋毁共产党的言论。此外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认识水平、利用能力和辨识能力都有所欠缺。针对目前出现的这种新情况,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大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首先就是要在思政课堂上学习老师科学分析内容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从而内化为自己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其次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严谨细微地查证信息,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分析的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净化微信新媒体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迫切需要。因此,高校要提升对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注度,把微信公众号打造成高校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新阵地,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把新媒体与一般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新时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