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明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选择符合教学主题的恰当案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掌握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申纪兰等典型爱国案例,讲述模范人物的爱国事迹,让学生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崇敬之情。[3]
讨论教学法是教师结合现实提出的爱国主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般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并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学生选代表记录讨论结果;第三步:每组代表发言阐述观点、看法、启示;第四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案例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协助教学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助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教师课前组织每个小组的代表一起讨论,确定学生讲课的主题和形式,之后每组学生再共同搜集资料、制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们以PPT、微视频、辩论、诗朗诵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例如:结合建国70周年引导学生制作爱国主义题材的微视频,课上与其他学生分享。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理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爱国行为,例如:在教室、寝室、食堂、体育场等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开始寻找点滴的爱国行为,学生可以以手机拍摄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来培养爱国情感。
实践教学法是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将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一)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教师现场教学与学生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现场真实地受到感动,真正意义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二)歌唱红色歌曲,红色歌曲一般是指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于社会实践所取得成就的讴歌,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歌曲。学生们学唱红色歌曲能够很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开展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演讲、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新媒体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学习平台等新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2016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一)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不受空间、不受时间、不受场地约束,随时随地可体验辽宁省全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虚拟空间直观、形象再现历史记忆,方寸之中凝聚爱国情怀。
(二)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和新媒体播放爱国题材的电影、歌曲、图片等;
(三)通过微信、微博、学习软件等新媒体发布与提交课后作业;
(四)教师根据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学生可以实时查看并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的热情。
新媒体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是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协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新媒体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