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路径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南宁市秀和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1)

近年来,在从严治党理念的深入、广泛影响下,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成为党组织新时期发展的重点。在国企党建工作中,为全面提升现代党建工作质效,一方面,企业应注重基层管理工作,将党建目标与业务管理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常规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应结合党建实际情况,科学调整管理体系,积极解决党建工作形式化、边缘化的问题,在提升党组织整体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基础上,优化党组织建设机制,为国企党建新时期任务目标的落实提供保障。

一、当前阶段国企党建发展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对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国企经济效益的创造能力与保值增值资产,是企业长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质效,提升国企价值创造能力,部分国有企业将效益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上,对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无法全面发挥党组织领导建设、组织管理、教育引导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创新意识,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新时期党建工作任务、目标等认识不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少数业务干部片面认为党建工作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是虚事情、软任务,把党建工作当作与经济效益无关的任务,管理目标与业务经营目标存在矛盾,偏重创造效益价值,忽视了基层党建的组织建设意义,党组织思想引导、政策宣传等方面的职能被弱化。

(二)党建目标的设定与落实缺乏战略性

经济体制供给结构、发展格局、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改革,使得国企的原有经营、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推进现代党建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传统教育、管理与引导机制进行创新,在明确的战略指导下,逐步落实改革发展的目标。然而,当前阶段,企业在现代党建整体发展目标与基本路线的把控方面,没有结合国企长效发展战略,忽视了职工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业务覆盖范围超出市辖区的企业,对党建工作模式在垂直管理还是属地管理两种方式上选择举棋不定,没有结合整体建设目标安排工作部署,在党员队伍的教育与学习管理方面,任务目标落实不具体,使得党建工作无法平衡开展,进度不协调,实际管理成效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党建工作监督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部分国企改革动力不足,长期受计划管理理念的制约,对配套的监督、保障机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党建工作部署、督导与考核方面存在漏洞。党组织对现代党建发展路线不明确,特别是深层次研究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缺失,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评价机制,致使治党不严的问题突出。在开展常规化党建工作会议、专题教育工作中,探讨的层面仅停留在自我批评、会议批评上,谈心活动不深入,对职工思想动态掌握不全面。同时,对于党员干部、职工群体的教育督导工作不重视,保障机制不完善,没有结合国企实际发展特点,对教育、管理目标进行调整,使得在工作落实阶段,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呆板化的问题。如,在推进“三会一课”、小组学习、“五化”建设过程中,形式单一、内容滞后等问题。

二、全面提升国企党建整体质效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国企党建教育与管理形式,积极应用现代技术

为有效提升国企党建实效性,应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对教育与管理形式进行优化改革:第一,党组织应加强现代管理、教育、改革等相关理念的宣传与引导,在党员队伍、职工队伍中,树立起创新观念,提升职工思想认识水平,拓展党组织与群众的思想交流渠道;第二,在党建实践管理工作中,应积极探索高效、有序的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思维,加强现代党建理念、目标、技术等相关教育培训的投入。同时,依据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特征,充分的利用各种网络技术来确保党的建设顺利进行,形成信息时代下党建任务新管理模式;第三,积极推进现代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等技术,在提升党建信息资源整合效率的基础上,打造网络宣传、教育新阵地,拓展党组织沟通、交流的渠道,通过相互学习、意见交流等功能,提升国企党建的实效性,夯实群众基础。

(二)建立健全现代党建监管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推进了智慧党建的改革进程,在国企落实现代党建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结果管理与监督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细化现代党建工作目标,对党组织实际任务进行量化,设置考核更全面的绩效指标,规范工作考核的流程,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水平;其次,加强动态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升奖惩机制的透明度与公正性,依照考核评价结果,合理落实绩效管理目标。同时,对党建工作中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结合党员干部、职工群体差异化的发展需求,针对性的调整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第三,通过考评问责推进党建责任落实,通过网络平台工作绩效审核、常规性监督管理与实地巡回考察等方式,对党组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党建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建设、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国企经营战略的深度融合

国企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新时期的领导、组织、引导与教育方面的能力,以增强组织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基础队伍、制度、组织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形成内部合理,在复杂竞争形势下发挥自身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为国企的稳定、高效发展注入动力。首先,党组织应围绕基层治理、企业发展需求,规范党建活动的实行形式,鼓励党员、职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中;其次,推进业务目标、党建目标的融合发展,深入整合企业发展资源。基层党支部要履行好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党组织应结合党员队伍与国企职工的思想发展需求,完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先锋模范、红旗小组、优秀职工的评选活动,调动职工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树立起端正的工作意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党组织应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创新、贴近实际的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新发展时期,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应用,为国企党建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党组织应立足于当前国企实际经营、管理需求,结合国企职工综合发展情况,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明确现代党建目标,站在整体的角度做好发展规划,创新党建管理、教育与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形式,统一党组织工作与国企经营发展的方向,合理发挥新时期党建工作对国企长效发展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