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国网黑龙江尚志市电业局有限公司,黑龙江 尚志 150600)

在电力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为有效提升企业核心产业竞争实力,企业应立足于发展实际,根据建设管理需求,全面了解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统一党建管理与生产经营的目标。针对现阶段党建目标设置不明确、管理思想创新意识薄弱、党建活动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对党建工作形式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动态掌握职工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党建管理机制,为电力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电力企业推进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党建目标设置不明确

经济发展格局与管理机制的不断变化,一方面,为电力能源企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推进了企业内部管控机制的优化;另一方面,产业复杂的竞争形式,使得企业为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需要提升内部凝聚力、创新管理目标与形式,才能更好保有市场份额。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职工思想认识、增强企业软实力、发挥竞争合力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党建工作实践来看,现阶段,在电力企业推进党建工作,存在党建目标设置不明确的问题,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向不统一,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目标存在矛盾,阻碍了新时期党建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党建工作思想创新意识不弱

目前,电网企业的建设水平在有效提升的同时,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党建工作的开展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落实党建任务的过程中,部分职工群体与党员队伍受网络环境影响,存在消极、偏激、懈怠等思想,工作态度不端正。由于党建思想缺乏创新性,使得工作形式向着单一化、形式化方向发展,不仅无法发挥党组织思想引导、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使得职工认同感不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不良风气。因此,现阶段,结合职工发展需求,做好党建教育工作,创新党建管理形式势在必行。

(三)党建工作实践形式滞后

基层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建整体目标的重要基础,但在企业实践管理工作中,党建工作却存在管理形式滞后、缺乏规范性制度等问题。党建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工作任务执行效果不佳,检查考核过于形式化,没有对约束以及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导致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水平滞后。除此之外,企业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度不足,党建队伍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部分职工对党建新时期的建设任务了解不全面、政治素养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的改革路径

(一)优化党建工作管理机制,明确现代党建目标

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在推进现代党建机制的过程中,应将建设目标与内控管理融合起来,在保证党建有效推进的同时,优化生产、经营的管理他体系。电力企业运营模式、竞争环境、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也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企业应确保二者的协同发展,完善管理机制。为此,党建队伍应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做到党中央规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能够按照要求去落实,确保电力企业的相关质量工作能够详实和完善的展开。与此同时,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优化党建工作管理机制,对绩效管理、奖惩机制、考核评价等监管、保障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保证现代党建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创新党建指导思想,选择多元化的党建活动模式

在新时期党建发展方案、建设目标与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应结合内部管理实际需求,对党建形式进行创新改革,提升党建工作的综合质效。具体来讲,在党建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探索新的模式,运用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采用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对党的思想进行阐述和理解,在全面落实新时期党建教育管理、宣传引导等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群众内部,以职工差异化发展诉求为导向,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学习、教育工作,创造和谐、健康的企业党建氛围。

(三)依托网络平台,推进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涵和核心精神相互认同,文化是一个企业整体软实力的所在,可以保障职工在激烈竞争中的凝聚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应与企业文化保持统一。信息时代,为建设特色电力企业文化,推动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企业应注重网络阵地发展。一方面,党组织应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通过合理的引导,为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夯实基础,提升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党组织应结合企业发展文化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拓宽与职工的沟通、交流途径,全面、深入的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宣传与思想引导。如通过公众号、APP、QQ 等移动平台,定期推送党员先进事迹、最新政策内容等,构建更广阔思想交流平台。

结语:新时期,党建工作目标与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企业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从容应对复杂的经济发展风险,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挥管理优势,党组织应与时俱进,结合企业发展的长效战略,合理创新党建指导思想与工作形式。为此,党组织应在党员队伍专业教育、完善党建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的党建目标,加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注重网络宣传平台的建设,协调各项党建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