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整个煤炭行业一直以来都长期面临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人才开发方面,中国煤炭行业存在着人才培育较晚以及人才待遇与中国的其他行业人才待遇相比较低的情况。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职工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大部分煤炭企业职工只有大专、本科学历,高层次的煤炭科学技术人才极为短缺;另一方面,煤炭行业有着劳动度大、危险度高的特性,尽管如此,煤炭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其他行业比起来,煤炭单位的干部职工收入明显过低。这两个方面是阻碍煤炭企业人才开发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阻碍煤炭企业人才开发的间接原因还有大部分煤炭企业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偏远,导致煤炭企业职工信息闭塞,工作、出行等与城市相比不太便捷,这些都会对煤炭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后果。为使煤炭企业平稳渡过“寒冬期”,在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大幅提升的历史趋势下,中国煤炭企业要注重历史机遇,加快各煤炭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广纳贤才,唯才是举,在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10 年里,为我国煤炭行业储备好相应人才。
一是严格标准,严把上岗入口关,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出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岗位描述,作为该岗位员工的录用标准。二是强化培训,学习掌握新技能。抓学习型矿井建设,促进全员学习,不断提高高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待遇,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员工业余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和鼓励员工岗位自学成才。三是岗位练兵,实践锻造强素质。以强化现场实际操作训练为抓手,培养员工良好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培养提高员工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四是“双培双建”,均衡培养促带动。以抓“双培”求增量、抓“双建”保质量,把“双培双建”作为贯穿队伍建设的一条红线,认真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保障作用。
市场经济带来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人岗位,是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重视不够、造成人们就业观扭曲的集中反映。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更新人才观念,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营造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通过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把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尊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予良好的待遇,并形成全社会共识。
立足于企业培训,无疑是技能人才开发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快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好、知名度的企业内外部高级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以及实习设备先进、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煤矿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学校教育和厂矿实习相结合,开展定向培养与进修学习。要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内容,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是要通过技能竞赛、拜师学艺、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专业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对评选出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名技术能手,隆重表彰奖励,使技术工人感受到技能的价值,提升技能的重要性。二是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结合国有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特点,在技师考评上,应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对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技术部门和现场职工的认可,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业绩,实施劳动成果量化考核评价,鼓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
首先,通过改革现行的岗薪政策,改变科技、管理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分配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坚持技能人才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其次,通过实行技能人才津贴制度,打破常规,对那些在自己领域表现特别突出的技能劳动者在工资、奖励、津贴、保障、福利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人员每月发放相应特殊津贴。
总之,随着煤炭企业的发展 和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急需一大批能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的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讲,煤炭企业发展的快慢取决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能否源源不断的产生,能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特别需要煤炭企业强化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