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残疾员工管理工作实践初探
——以中信大锰钦州公司为例

2020-12-10 10:21:59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中信大锰(钦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一直以来,中信大锰钦州公司把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注重社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了残疾员工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的兴企之路。

一、重视残疾员工管理,落实组织保障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始终把扶残助残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直坚持“三纳入”,即把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公司总体发展规划,把有志残疾人纳入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行列,推动残疾员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在钦州市残联的关怀下,公司成立了残疾员工服务队。残服队是为残疾人说话和办事的机构,也是他们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残疾员工反映的问题,无论事情大小,残服队都会耐心为他们解决,这又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为了确保残疾员工各项管理事宜的有序展开,公司安排一名残疾人担任残务队队长,专职负责残疾员工的管理工作,并由一名副总经理级领导联系残务队工作,安排综合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残务队工作。

二、广开就业门路,实现优先上岗

公司坚持“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必须优先安排残疾人上岗”工作理念,残服队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抓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努力争取到各县区残联的支持,积极推荐残疾人应聘。

根据生产特点及残疾员工的不同残疾种类、不同残疾程度,因人而异分别安置在辅助生产岗位、管理及服务岗位。在合理定岗定员的同时,对部分不适应原岗位的残疾员工,适时调整岗位使其各尽所能。

公司针对残疾人就业不易的情况,没有采取流行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你能适合这个岗位,请珍惜工作。快乐工作,勿忘纪律”。残疾员工上岗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有了保障,收入有了来源,心情不再沮丧,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生活更有奔头,也以更大的热情和感恩的心报答企业,从而产生了“就业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

三、开展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残疾员工因身体的某种缺陷使他们失去了许多获取知识的机会。为了不断提高残疾员工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多年来,一方面采取公司、厂级、班组的“三级”培训形式,让残疾员工与健全员工一起接受入司培训到上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围绕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业务技能、规章制度等内容,通过以会代培、视频教学、知识竞赛、外送委培等途径,持续加强对残疾员工的各类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特殊工种和上岗证。另一方面,针对残疾员工的特殊性开展适合不同类型的残疾人的教育培训活动,例如组织公司全体聋人参加的“手语交流会”等。这些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了残疾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和敬业爱岗精神,帮助他们树立了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身残志坚的坚强品格。

四、保障福利待遇,维护合法权益

公司重视残疾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在企业发展初期,更是对残疾员工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部分予以补助。

公司不断提高残疾员工的收入水平,根据岗位不同,实行岗位工资与计件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全体员工同工同酬,从未发生拖延和随意克扣残疾员工劳动报酬现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残疾员工工资逐年得到提高,近三年增幅在15%以上,远高于健全员工的增长幅度。这些,不仅仅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公司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

五、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健康成长

为使残疾员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公司积极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氛围,对残疾人员多鼓励、多帮助、多表扬,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让其自强不息,健康成长。

在年度先进评比中,都为残疾员工分配一定的名额和指标。获评先进的优秀残疾员工为全体公司员工树起了榜样,起到共努力促后进的作用。

公司残服队筛分班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广西工人先锋号,残服队工会小组被评为广西模范职工小家。

六、加强困难帮扶,营造和谐氛围

公司对存在生活困难的残疾员工实行精准摸查,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申请各级工会帮扶。集团公司内建立领导与困难残疾职工“一对一”帮扶机制,层层加强帮扶,让困难残疾职工得到及时帮扶,真正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帮。这一切都体现了公司对残疾员工的无限关怀。

残疾人在公司就业后,公司优先解决残疾员工住宿问题。为了给残疾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配套建设了集体宿舍、食堂和相关娱乐设施等。特别安排残疾人在功能齐全的员工宿舍楼一、二楼等低楼层集中居住。业余时间,残疾员工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文体活动,如下象棋、打乒乓球、上网等。除此之外,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文体和“助残日”座谈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残疾员工在公司得到了比正常人更多的待遇,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因而消除了内心自卑的情绪,对生活重新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在这般温馨的氛围下,一部分残疾男女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互帮助和学习,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最后组建了幸福小家庭。目前,公司有十对残疾员工夫妻,公司并为他们分配了夫妻单间,极大方便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与企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