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现在该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地域面积占全国的1/26;常住人口占全国的1/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近1/4。现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长三角区域来说,既要明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要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需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创新一体化,成为创新驱动的先行区。这个地区成为创新型区域将会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在这么大的区域范围内,科教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如何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创新型区域,是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一个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若干个创新型区域支撑。创新型区域属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直接反映和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毗邻的地区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创新型区域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子系统,具备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把创新型区域定义为:在创新的社会文化、制度与体制、政策与法规的保障下,充分利用本区域要素禀赋和国内外创新资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形成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的区域。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最有条件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
已有的创新型区域理论有两点不能说明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型区域建设。第一,已有的创新型区域的尺度范围都不大,如美国的硅谷地区、我国的中关村。而长三角区域包括三省一市,范围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创新型区域都不可企及的。第二,已有的创新型区域强调区域内科技水平相近。而在长三角区域,无论是创新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经济的开放度都很不平衡。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区域内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因此不同的区域内不同地区在创新方面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面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创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目标是要形成创新合力和整体的竞争优势。就三省一市在创新要素的比较优势来说,上海、苏州、杭州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吸引国际创新要素的能力强。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具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江苏的苏南、浙江的浙东地区经济发达,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新技术转化为新产业的能力强。江苏的苏北、浙江的浙西以及安徽的广大地区虽然同这些地区在创新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但有广阔的腹地,而且正在进入经济增长期,有条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很显然,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型区域建设也存在中心和外围的关系。这样,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的基本要求是区域内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在合作中形成创新活力,形成区域创新体系。
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是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仅在地理上邻近能够产生创新要素集聚的存在基础,但未必会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存在基础。创新体系的潜力最重要的是拥有丰富的创新源和通畅的新技术应用的通道。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是指参与者在既定的空间框架内的定位,丰富的创新源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可以转化的原创性技术,便捷畅通的新技术应用通道能够使区域内创新的新技术扩散并得以产业化。
上述区域创新体系基础性要素得以转换成区域创新体系,要求制度和组织完善,能够实现区域内创新要素的集成。这意味着长三角区域虽然具备建设创新型区域的基础条件,但要真正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根据进入新时代要求进行制度和组织的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五个方面:
第一,区域内形成合作创新的机制。长三角区域各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长期以来各地多有竞争少有合作,尤其是上海周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竞争更为激烈,尤其是在创新要素的争夺上。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形成不同地区的创新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便捷流动基础上改变要素不均衡分布状态。各地都会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要求,但各地集聚的创新要素不应该是竞争同种要素,而是有差别地集聚创新要素,包括分别获取区域内、区域外的及国际的创新要素。分别获取知识创新要素,新技术要素,产业创新要素。在此基础上区域内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创新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创新网络,形成建立在创新链基础上的供应链,构建起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壮大长三角核心区的科创内核。过去长三角区域范围被确定为上海和紧靠上海的江苏和浙江的16个市,这时上海的中心地位突出,对周边有足够的带动力和辐射力。现在长三角区域范围扩大到三省一市,上海的GDP只占长三角总量的17%。在这么大的范围内,上海中心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长三角区域建设创新型区域就需要增强长三角中心的内核,从而增强其辐射力。如何增强中心?可行的选择,就是中心扩容,做大做强内核,形成新的经济板块——长三角一体化科创核心区,也就是区域内创新型城市构成的创新核心区。具体地说,沪(上海)宁(南京)杭(杭州)合(合肥)集中了长三角乃至全国最丰富的科教资源,大学和科研院所最为密集(除上海外17所“双一流”高校)。在科技创新依托科学新发现的世界趋势下,长三角核心区的内核可以定位在沪宁杭合科技创新走廊,从而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形成科创中心+高科技产业化基地。
第三,形成科创中心与其外围的有效对接。创新型区域也有中心和外围的关系。外围与科创中心对接的主要方式是将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是区域乃至全国的科创中心,但因处于城市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科创中心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空间上分开,但有有效对接的要求。上海郊区、苏南、浙东及合肥周边的区域首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其基础性条件不只是毗邻科创中心,可以就近接受其创新的技术,还有三个条件不能忽视,一是这些地区人员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二是这些地区经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的洗礼,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三是这些地区建立了有效接受技术转移的载体和基地。这些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时为吸引外资建立的各类开发区就卓有成效,现在为吸引新技术建立起各类大学科技园区同样非常有效。现在三省一市的其他地区都进入长三角范围,就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外围地区对接科创中心。
第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着力点在哪里?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①。这就是创新的目标导向。近期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转向了技术领域。美国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就是利用产业链对华为等高科技企业断供技术、中间产品和市场,再加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导致多条全球产业链中断,其结果是产业链重组。对我国来说,包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业链环节回流的前提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发展开放型经济阶段,长三角区域的优势在供应链完备,员工的学习能力强,适合建世界工厂,外商直接投资便可积极进入。现在建创新型区域,需要在原有的完备的供应链基础上在全区域范围部署产业创新链。这就对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和产业创新提出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的要求。这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目标导向。其方向有两个:一是依托所拥有的高端技术布局的以我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上布局创新链,二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中高端攀升上布局创新链。长三角的供应链不只是面对区域内,还要面向全国。相应的创新链就是要攻克全球价值链上的核心关键技术,替代全球价值链上国外高科技含量的中间品供给环节。产业链上的创新链着力研发能替代进口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区域内建创新链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衔接。一方面创新核心技术的创新链要从基础研究开始,创新处于国际前沿的核心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解决好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形成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及重要的创新平台和载体。
第五,创新型区域的开放性。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对引进的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本身即属于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提升创新能力需要调整开放战略。所谓开放式创新,是指各个国家主攻相同方向的科技,所产生的新知识、新科技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主攻同一创新方向过程中吸收和引进新发明、新技术,可降低研发成本,并进入世界前沿。引进外资不再是追求数量,而是追求外资的技术和产业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性。外资进入环节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研发环节延伸,由利用一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转向以创新资源为主。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开放式创新,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力量,依托这些地区的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可以获取国际创新资源培育出处于国际前沿的核心先进技术,以原创性成果带动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创新型国家或者创新型地区,这里既有先进国家的国际标准,又有理论上的科学界定,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综合研究,确定客观的评价标准。
对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世界经济论坛等的界定,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科技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财富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大约有2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符合创新型国家特征。具体指标如下:②
一是研发投入强度高。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如美国为2.6%,日本、韩国、瑞典、芬兰和爱尔兰为3%,以色列则多年保持在4%以上。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其核心技术自给率高,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高技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三是创新产出能力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能力强。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和知识创新成果居全球前列。
四是科技进步贡献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
五是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具有支持创新的良好科技管理体系,支持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完备。教育发达,信息等科技设施水平高,知识产权保护严格,风险投资等金融体系发达。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上述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标准无疑是创新型区域的重要参照系。但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由于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要使整个国家达到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像长三角这样的区域的创新型区域评价标准就应该更高。
与创新型国家的创新产出标准相比,创新型区域的创新产出不只关注原创性成果,更强调技术应用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基本要求,更是创新型区域的要求。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综合反映,目前美国、日本平均科技贡献率已达到 80%左右,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50%~60%。根据已有的分析资料,我国目前的平均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0%~40%,即使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前列的江苏也才50%多一点。显然离创新型国家标准有很大的距离。对照先行创新型区域的参照系,创新型区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创新产出评价指标。
首先,高水平原创性创新成果丰硕。科技论文是知识创新的产出,其中相当多的是原始创新的来源。发明专利是应用性研究的产出,是原创性创新成果。建设创新型区域不仅要求多产出反映国际水平的科技论文,提供原始创新的成果,同时要产出更多的发明专利,提高发明专利在全国的份额。
其次,原始创新成果顺畅转化为高新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才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高技术产品来源,有的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有的是依托自主创新的技术。后者包括原创性成果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这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源头。因此创新型区域特别关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及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新产品和新产业。这就要求科技创新的成果(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份额,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的份额,这样,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就成为创新型区域的重要评价指标。
再次,绿色产出。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所有产业都能得到创新的绿色技术的改造,实现低碳、低排放、低能源消耗。环境和生态得到根本性改善。所有这些都要依靠科技创新。因此,创新型区域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区域。不仅创新的绿色技术先进,而且创新技术在区域的应用广泛,各项排放和能源消耗指标都处于低位,相应的空气优良程度和生态文明指标都处于前列。
最后,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就看你有没有发展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成果在重点领域占领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也可以说是创新型区域的标志性成果。已有的创新型区域都是以创新的引领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标志的。例如硅谷涌现领导全球的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群,北卡“三角区”的生物医药、台湾的集成电路、班加罗尔的软件业、伦敦的金融服务业等都是因拥有掌握产业话语权的产业集群而成为创新型区域的。
目前的长三角区域,处于上海周边的区域产业水准较高,而在远离上海中心的区域来说,还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很大比重。长三角区域要成为创新型区域,就要求全区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优化提升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形成若干个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若干个世界制造业集群的要求,长三角区域是最有条件的区域。位于长三角的各省近期都在就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建设做出规划。
江苏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遴选出的13个重点产业集群,包括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纺织、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
浙江加快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做大做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安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扩大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优势,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拓新材料、现代医疗医药、环保技术装备等产业潜力,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和重点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配套能力。推进“中国声谷”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产业集群。
在当下,现代产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是全球价值链竞争。关于如何反映产业的创新力,创新型区域的产业水准评价就有两个有关全球价值链方面的评价。一是区域内形成多少条以我高端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二是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处于低端还是中高端环节。相应的,长三角区域要成为创新型区域,就要求形成多条以我核心高端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由低端迈上中高端环节。
二是创新投入评价。
创新源丰富是创新型区域的基础性条件。创新源,或者是丰富的禀赋科教资源,或者是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吸引到丰富的技术成果。无论是哪种创新源,都需要足够的创新投入,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型区域的主要标志是高强度的创新投入,不仅要求足够的经费投入,还要有足够的从事研发的人力投入。只有这样,才有高密度的研发活动。
首先是研发投入,以2007年为例,日本和美国的R&D投入分别占其GDP的3.44%和2.68%,瑞典和芬兰也都超过了3%。就长三角来说,作为创新型区域,研发投入的比重就应该高于创新型国家的平均水平(2%),应该以3%左右作为目标值。这里3%的研发投入,需要政府支持,但更需要企业有足够研发投入,创新型企业一般都有占其销售额8%以上的研发投入。
其次是研发人员和研发机构的投入。研发机构作为创新的直接载体,其数量与质量,特别是研发机构的质量是关键的因素。南京地区着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制度上激励科研人员进入新型研发机构,效果非常明显。
三是创新制度评价。
创新制度涉及区域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人才环境、创新成果供给环境、创新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主要特征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广泛分布,创新活动极为活跃,区域创新体系高效运行。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
首先,从创新主体的角度看,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成为知识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平台上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创新主体协同作用,产学研深度融合。
其次,从创新要素的流动看,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的创新资源,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国内外技术、资金、企业家等创新资源。本地创新要素同外来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最后,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看,国家创新体系是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共同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扩散的有机系统,包括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两个方面。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将企业、大学与国家科技政策之间的互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其研究的重点是知识的创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并将企业、研究型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等促进知识创新与扩散的组织视为创新的主要来源。这同样是区域创新体系核心内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处理好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体系(大学为主体)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同。新时代的创新不只源于以科学新发现为源头的“正向”创新路径以及由大学的知识创新、孵化高新技术到企业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模式,还源于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到产业技术升级之间的“逆向”创新路径。其中,孵化高新技术和新技术产业化,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性环节,因为它是连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创新型区域还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这样,创新型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创新体系:
1.知识创新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和引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把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国家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内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和国内外一流人才培养高地。知识创新部门创造出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有一批成果成为原始创新的源头,创造出一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发明专利。
2.技术创新体系。全区域范围各个产业和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产生一批有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出若干个类似华为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普遍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是采用新技术主体,更是研发新技术的主体。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企业家。依托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技术,建设和引进科技与产业创新对接的平台,重点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跨国机构区域性研发中心,打造更加便捷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3.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型区域需要实施各类科技人才支撑计划,构建政策优势突出、服务环境一流、创业氛围浓厚、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人才集聚高地,为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4.科技管理与政策保障体系。设立全区域科技创新管理高位协调机构,建立专业性综合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组织协调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化载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形成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科技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基于上述创新投入和制度建设,创新型区域会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较高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较高的知识创造能力、较高的技术应用与扩散能力、较高的创新产出能力、较高的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概括起来,创新型区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还涉及科创中心和外围的协同,笔者将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在已有的区域经济理论中,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主要是指在城市集聚主导产业,因而成为发展的中心。创新型区域赋予城市作为发展极的新含义,指的是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既是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地,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一个区域没有若干个创新型城市,不可能成为创新型区域。因此建设创新型区域首要任务是建集聚创新资源、辐射力强的创新型城市。
所谓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极为丰硕、对周边科技创新具有较强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城市。一般说来,创新型区域都会拥有若干个在区域内分布较为均匀的创新型城市。建成几个创新型城市,并依托创新型城市向周边辐射创新成果,就能带动创新型区域的建设。
创新型城市的共同特征是创新源丰富,就是说创新型城市作为区域科创中心,需要充分的科教资源。创新的动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大学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广泛分布的科技创新平台、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美国的硅谷有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波士顿128号公路有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很多具备科研能力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它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实验结果、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对创新型城市来说,创新资源可能是内生的,如北京中关村,拥有丰富的禀赋科教资源;也可能是外源的,如深圳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吸引国内外丰富的创新资源成为创新型城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内生为主,苏州、宁波的科教资源则是以外源为主,既包括吸引的区域外的大学资源,也包括引进外资的研发资源。
一般说来,雄厚的基础研究是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基础研究成果向新技术的转化。就如北京中关村,过去重点大学和科学院林立,但没有成为我国的创新中心。现在这里涌现了一批科创企业、研发机构、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并且有活跃的风险和创业投资,促进了大学和科学院的基础研究成果在这里充分转化为新技术,也就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因此,创新型城市集聚的创新资源不仅仅是科教资源,还需要拥有一批科技企业家,拥有一批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拥有一批科技服务机构,包括:金融服务、软件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科技中介,尤其是专事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高度集聚。由此这也就给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这样的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明了方向,要求建立起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到城市强的通道。
在实践中,科教资源禀赋丰富的城市不一定是创新型城市,科教资源禀赋不丰富的城市也可能成为创新型城市。关键是其具备吸引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能力,就如深圳,科教资源很不丰富,但说它是创新型城市决不为过,原因是其依靠政策、体制和机制汇聚了国内外技术、资金、企业家等创新资源。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也正在呈现出这种趋势。
由于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个方面,科技创新中心和新技术研发中心可以在空间上分开。因此在现实中,创新型城市有两种类型:一是高科技创新中心即基础研究中心及其成果的高科技化中心,如北京中关村研究型大学和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各类研发新技术的机构林立,成为国家的科创中心;二是新技术研发中心,主要是高科技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公司总部,如深圳拥有华为、中兴、大疆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公司总部。而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所要创建的创新型城市就属于第一种类型,这里都有国内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有条件建设高科技的创新中心,而在上海还同时成为国际顶尖的高科技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所要创建的创新型城市就属于第二种类型。这些城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城市已经被国家批准为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方向就要像深圳那样以政策、体制和机制吸引外部创新资源的进入,突出研发新技术,推进高科技产业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发高密度的创新活动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创新型城市,专业性技术和人才的高度集聚、较低的交易成本、活跃的创新创业、方便地进入与退出机制、资源的高度流动性及新知识的便捷传播,更容易激发创新主体的互动,创新活动的密度更高。当代创新活动不只是指企业内所进行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活动,而是多层次的大众创新、网络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的知识创新活动,除了其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外,科学家的国际流动、国际性科技信息交流、国际科技会议、学术研讨活动和各类科技讲座都很活跃。二是研发平台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就是科技成果向新技术的孵化和转化活动。与此相关的有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活动、众创空间、科技咨询以及科技创业活动。三是基层的创新活动,如大学生的创新活动,企业中工人的创新活动,甚至乡镇中的各种创新活动。同时支撑上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培训和科技中介也极为活跃。这三个层面的活动相互促进,就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创新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除了创新创业者的自有资金外,更需要风险资本的介入。创新型城市一般都有活跃的科技金融,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充足的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便捷的上市通道,都会促进金融进入孵化新技术环节。在孵化新技术阶段集聚的金融资本数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成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标志。
创新型城市存在高效运行的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科技资源的投入总量及其结构,又包括产出类型及其结构。创新型城市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主要是因为创新型城市能有效地吸引国内外创新要素的集聚,创新与文化相容,科学和技术、科技与金融融合,使创新活动的密度更高,因而创新产出效率更高。从创新的成功率看,创新型城市高效运行的创新体系表现在拥有“三高”的成功率:一是在创新型城市内进行科技创新的成功概率高,能够产出一批进入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二是在创新型城市进行科技创业,成功的概率高;三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在创新型城市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的概率高。
创新型城市是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形成高端的创新链。其路径包括:引进外资不只是追求数量,而是注重外资技术和产业的先进性,吸引在全球处于产业链高端或前沿产业技术的跨国公司;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设计,吸引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到本地集聚,从过去注重吸引资本到注重吸引高端人才转变,注重吸引综合素质高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中国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外新技术在本区产业化,孵化和培育全球领先的新兴产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区设立研发机构,增强本土企业向外资研发机构的学习机会;除了“引进来”之外,还需要积极“走出去”,包括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雇佣国外先进技术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国外的创新要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起来,创新型城市一般有以下特征:
1.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完备的交通通信网络,特别是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国际性的信息网络通道。
2.国内领先,甚至达到国际水平的大学、研究院所,提供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并为产业输送技术、管理等各类人才,还通过产业发展论坛、前沿技术论坛等方式扩散新技术。
3.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高度集聚,包括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器,以及公共性、公益性科技服务平台。
4.拥有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宜研环境,环保、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作为创新创业的载体,还提供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态环境以及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生活条件。
5.良好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居民素质普遍较高,不仅拥有国际一流人才,更拥有众多的高素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
6.激励创新和创业的软硬件环境。拥有开放并激励创新的文化和制度。发达的直接服务于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业和优越的公共服务业;具备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按照建设沪宁杭合长三角科创核心区的思路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有以下两个着力点:
一是创新政策同城化。以同城化路径建设分属不同行政区的创新型城市的内容包括:科技政策同城化,科技成果转化利益(税收等)分享机制,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建立建设通用、公共性科研平台。
二是补短板。上述城市要成为能带动创新型区域建设的科创中心需要补的短板有三:其一,补基础研究转型的短板,推动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和科学家向创新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转型;其二,补科学向技术转化的短板,不仅涉及发展众创平台,还涉及技术转移机制的建设;其三,补科技金融的短板,不仅要发展风险投资,还要提供科技企业上市的顺畅通道。
创新型区域的创新中心与外围的关系跟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相关。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区域的科创中心,但不能称为创新型区域。从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看,创新型区域尺度范围包含多个创新型城市及其辐射的外围地区。创新型区域的范围有多大,取决于科创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所能辐射的外围的尺度,也包括主动与创新中心对接的外围地区。这类外围地区成为创新型区域不可分割的部分。就像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范围,其中有部分地区实际上远离创新中心,这些地区需要在主动与创新中心对接接受其科技成果辐射从而成为创新型区域的组成部分。
创新型区域内的不同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内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企业分布也不均匀。在此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区域要求各地都有明确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但不要求各地都从事同样内容的创新和创业。各地会根据各自的创新能力和供求条件分别从事科技创新、科技创业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但作为创新型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会千方百计对接科创中心。
外围与创新中心对接,首先要求作为创新中心的创新型城市主动向外围扩散技术。这是建设创新型区域的主动力。中心对外围是辐射还是虹吸创新资源,这不只是影响创新型区域的范围,还涉及中心自身的创新能力。同一般的中心和外围的关系一样,在贫穷的外围不可能有平安的富裕中心。在科技落后的外围不可能有强大的创新中心。其直接原因是创新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新技术并产业化才能实现其潜在价值,而创新中心普遍缺乏转化新技术,以及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空间,需要进入外围实现转化。
现阶段的科技创新更多地依靠科学新发现所转化的新技术。对外围来说,要成为创新型区域的一部分,更需要接受中心扩散的高新技术。现代的技术和产业更多来自集聚于中心的大学、科研院所创造的知识、发明和突破性科技成果。因此,必须考虑知识流动或技术转移的能力和机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衡量地方政府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和接受高新技术转移的机制。以科学新发现为源头的创新路线图涉及由大学的知识创新,到孵化高新技术,再到企业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阶段。孵化高新技术即科技创新的中游环节,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性环节,它是连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企业在这个阶段产生,就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表明外围地区与中心对接的最为有效的路径是推进由大学和外围地区的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结合,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这就需要建设吸引新技术的载体。载体建设突出创新研发、技术转移、创业服务三大功能建设。利用载体整合和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园区资源,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专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产学研合作产业基地或中试基地,搭建一批科技与产业创新对接平台,建设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创新园区、省(市)级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和省(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空间载体。
首先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本方式是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包括各类研发机构)。外围地区吸引中心的创新成果进入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建立研究型大学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包括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孵化器,以及公共性、公益性科技服务平台。包括大学和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实验室。平台可以建在大学,也可以建在企业,但平台建设的投资主体是企业。在平台上,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交互和互动成为制度性常态。各种创新要素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投资的重点环节,特别要求政府的引导性创新资金也重点投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其次是建科技创新园区,包括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由各级政府建立。当年发展外向型经济,各类开发区是招商引资的载体,现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各类科技创新园区就成为招技引智的载体。吸引区域内外研究型大学进入园区建立大学研究院,落户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这些研究院和平台,科技园区不仅孵化新技术,同时还为创新的高新技术提供产业化的空间。如果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新技术的孵化器,科技创新园区则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加速器”。这样,对科技创新园区的评价不同于过去的工业区和开发区,不以引进多少外资、产出多少GDP为主要评价指标,而要以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评价创新园区。其中包括:创新机构(研发中心和创投公司)的集聚度,创新要素(人才、风投、科技服务)的集聚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孵化器的集聚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出水平。过去开发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于“几通一平”的软硬环境建设,现在的创新园区则需要注重吸引创新要素(包括创新成果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建设,创造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宜研环境,包括先进网络信息设施、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环境、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包括创新人才和项目的引导资金)等。
最后是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外围与中心的对接,尤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尤其需要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金融服务、软件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其中有两个服务最为重要。一是科技中介服务。创新成果到哪里去转化,所需的科技从哪里获得,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服务于创新中心和外围之间顺畅的科技中介服务,包括科技市场的建设。二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创业需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各级金融机构有足够大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需要达到规模的活跃的专业服务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公司,并需要推动创新企业及时上市的机制。
实践证明,外围地区与中心对接,从而成为创新型区域的地区除了上述对接措施外,还需要有内生的条件。只要满足以下企业、人和政府三个内生条件,就可以对接好创新中心,并且成为创新型区域的组成部分。
第一,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创新主体,不等于说所有企业都是能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就有创新的动力,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最典型的是长三角的苏南地区,上海、南京乃至中科院的创新项目纷纷落地苏南,原因是苏南经过发展乡镇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洗礼,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非常突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有些禀赋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苏南,根本原因是这里缺乏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建设创新型区域,关键在于培育创新型企业。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关键是企业有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而培育创新型企业,关键在培育科技企业家。作为科技企业家不仅要有一般的企业家精神,还需要有科学家的视野。
第二,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创新型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投资是第一投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中,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世界上所有创新型区域都紧靠研究型大学,原因是此范围内人力资本丰富。因此外围地区与创新中心的对接,最为重要的是依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外围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在长三角区域在接受创新中心技术转移,创新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差就差在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学习能力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外围同中心的对接,关键是在创新投资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强度,提高全区域的学习能力。外围地区不仅需要培育科技企业家,还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涌现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在这里需要改变在发展中地区流行的低成本发展战略之说。该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这种低成本比较优势在贸易领域可能是有效的,但在创新型经济中就不适用了。低价位的薪酬只能吸引低素质劳动力,只有高价位的薪酬才能吸引到高端人才,才能创新高科技和新产业,从而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在要素驱动增长阶段,要素跟着资本走,因此引进发展要素以引进外资为主。现在要创新驱动。各种创新要素跟着创新人才走。引进创新要素着力点是引进高端科技和创新人才。
第三,建设创新型政府。外围地区与创新中心对接,各级地方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的创新归结为营造法治化的创新环境,主要涉及三点,一是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建设跨行政区域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进行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推动和激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实现两者有效衔接和协同的制度。政府引导,建立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建立技术交易和流动的市场和平台。顺畅的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扩散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政策创新,制定和落实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政策,从而形成对创新活动的强大的、系统性激励。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推动创新技术的顺畅流动及产学研各方互利共赢的创新收益分配政策。三是文化创新,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及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
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容很多,但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应该成为其具有领头作用的内容。长三角包括三省一市,将这么大的区域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那就可以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型区域,对整个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注释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第132页。
② 此处参考洪银兴等著:《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中安同良执笔部分。人民出版社,2015,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