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构成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强习近平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研究,是坚持以新时代新思想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现实要求。
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实践,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长链,“领导”是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关键词。虽然在我们党全面执政之前和之后,党的领导面对不同的历史环境、时代特点、奋斗任务和工作要求,但代表社会前进方向、主导国家发展命运、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共同之处。由此而言,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今天才强调的新问题,一以贯之的历史实践为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提供了历史的深厚基础,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现实的强大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既经历了曲折,又积累了丰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邓小平从一开始就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到21世纪,在坚持党的领导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的创新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以一系列深刻思想和重大结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升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有什么样的突破?结合习近平重要论述,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认识。第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制度优势相联系,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这两个重大论断揭示了党的领导对彰显国家性质和制度优势的重大意义。第二,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国情相契合,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2]这个观点表明党的领导是适合中国实际的历史选择。第三,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战略相挂钩,指出:“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3]这个论述阐述了党的领导的法律依据。第四,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人民利益相统一,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5]这个思想表达了党的领导的价值诉求。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了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使党的领导呈现出更加全面、丰满和立体的思想意蕴。
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重要的创新,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上确立党的领导制度的根本地位和统领地位。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6]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党中央引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点聚焦,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呈现了从制度建设向制度体系建构的发展新路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完整框架形成体系性的建构。确立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根本领导制度的地位,代表了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
理论研究中许多国内外学者把制度与文明相联系,认为不同的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文明,因此把制度文明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对加深制度认识和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很有裨益。从微观角度看,制度就是一种资源,不管什么样的国家都需要依赖各种制度进行社会治理,国家运转以制度运转为路径依赖,制度的工具价值决定了它的不可或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进行国家建设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7]人类社会发展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客观存在,只要进入世界体系,就不可避免地处于国家竞争之中。竞争不是坏事,有竞争才有压力和动力。国家间的竞争不是弱肉强食,不是大国强国侵略欺凌小国弱国。长期以来西方霸权国家肆意打压、攻击、制裁别的国家,这样的行为是对国家间竞争的严重扭曲,受到各国强烈反对。国家间的正常竞争说到底是发展优势的比较,制度优势是比较的重要方面,用“最大优势”看待制度优势,思想十分深刻。
从比较的角度看,首先要指出的是,各国采取什么样的制度都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理由,因此,任何对别的国家制度进行质疑、批判甚至采取颠覆行动,完全是霸权主义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抄他人的作业,没有照搬别国的制度模式,是独立自主地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在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呈现出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明显特征。习近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成果精炼地概括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他指出:“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8]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沧海桑田的变化发生在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之治”的密钥就是制度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制度优势能不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竞争中体现比较优势的关键。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性资源,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保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统筹推进,既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支撑,又有具体布局相应的体制机制作辅助。这就使制度优势发挥覆盖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合力。制度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以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增强物质基础,而且其本身具有国家软实力的意义。国家间竞争中制度优势的比较,绝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而是国家治理效能的竞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色,但它本身并不构成制度比较优势的实际内容,只有当我国的制度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上展示出效能,才能产生制度比较优势。实际上,国家间竞争不可能在一个当量上,很多因素是不可逆转的,如国家规模、区域位置、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人的主观力量难以改变,但制度优势能在一定范围里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小国某方面的竞争优势大国不一定有,发展中国家有着发达国家不具备的某些竞争优势。全面地看,国家间竞争不是比出谁强谁弱,而是看哪个国家能够在既定条件下发挥出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力。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的重大论断,为深刻认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个国家制度选择和实行什么样的制度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挥,违背客观规律的制度实践必将遭遇失败的厄运。世界上不少国家或者屈服于外来压力,或者出于当权者个人意图,效仿搬用别国制度而吞下了苦果,使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泥潭,教训十分沉重。
世界上不存在千篇一律的制度模式,不存在统一的制度标准,那种世界各国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是根本站不住、根本行不通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和成功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凭空而来,更不是突如其来的“外来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11]这些重要论述观点鲜明,导向明确,奠定了党和人民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
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长期实践的过程。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我国国体和政体的相关制度,到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脉相承的制度探索伴随着与时俱进的发展,长期实践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厚实的历史基础。
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继承和创新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年岁月里,虽然世界形势变化很大,国内情况变动频繁,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的主要制度在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实践中始终保持不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些主要制度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并在不断创新中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形成渐进改进的制度发展链。
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于本国土壤的实践。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提供了滋养,我们党以深厚中华文化为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植根中华大地,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领域广袤、人口众多、区域和城乡差异大,我们党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坚持以满足人民期待为执政使命要求,使内生性演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靠、管用、有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人民的选择不可违逆。作为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蕴藏于14亿中国人民不可撼动的自信和持续暴发的韧劲。习近平指出:“中国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12]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的好制度”“是有党的坚强领导的好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好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制度”“是为事业聚英才的好制度”。[13]任何动摇这样好制度的企图都为中国人民所反对,一切想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阴谋决不会得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14]纵观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制度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这既是中国的理论特色,又是中国的实践经验。鸦片战争后100多年中国人民寻觅救国救民道路的归宿,就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制度,中华民族实现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就是因为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加以强调,体现了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升华。
作为“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表现在:第一,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15]“我们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16]第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17],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中国道路,体现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代表着圆中国梦的信心和能力。第三,它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8]第四,它是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基础。“今天,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要把全体中国人民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连接点,全国各族人民以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形成高度的制度认同。第五,它在国家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0]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根,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失去了立足之基。第六,它是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内在要求。“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21]经历40年的发展,习近平号召必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伴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些丰富论述,从不同角度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重要论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战略定力的要求。定力就是力量把持的意思,国家发展缺乏战略上的定力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西方一些国家恶意攻击中国的主要靶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指出:“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一直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22]“敌对势力也正是清楚这一点、畏惧这一点,千方百计、别有用心制造种种错误舆论,目的就是搞乱我们的思想、搞垮我们的制度,动摇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基。”[23]面对外在挑衅,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制度认同上不乱分寸,在制度坚守上不乱阵脚,在制度执行上不打折扣。保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整个战略定力,我们党才能在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使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行稳致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制度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有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国家发展中破解难题和化解风险就有底气。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仅原先经济文化落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而且又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别的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这样的国情和现实相比其他国家会遇到更多更难的问题和更复杂更尖锐的矛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着眼提高破解难题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复强调我国发展中面临挑战和风险的严峻性。习近平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24]“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可能迟滞或被迫中断。”[25]严峻形势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
应对风险挑战需要全方位的举措,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最为重要的利器。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这场1949年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检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控制了疫情蔓延,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抗击疫情取得显著成效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国家制度和体制优势发挥了作用。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外有些政治家和著名学者(代表性人物如弗朗西斯·福山)虽然对中国抗疫成绩作出肯定的评价,但他们又刻意回避国家制度和体制优势问题,认为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显然,把中国有效抗击疫情的成功与国家制度和体制的优势相切割的观点不符合逻辑,没有一点说服力。中国人民很明白,在疫情肆虐的重大危机面前,我们之所以能够集中力量、之所以能够上下同心、之所以能够举措有方、之所以能够有紊不乱、之所以能够死守严防,背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整体优势的发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事实上就是化解疫情风险挑战的法宝。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26]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尤其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范围的破坏性冲击,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进一步加重了风险挑战不可预测的严峻程度。“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底蕴是领略险峰风光必须牢牢把握住战略定力,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发展中,人民的信心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自信,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信心的核心话语。“在‘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更具体、更显现、更刚性。可以说,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强大底气和有力支撑。”[27]
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宽阔平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执政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有更多更大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有着这些赋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没有理由对它不自信,没有理由动摇而不坚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用来聊以自慰的,既要知道自己所长,又要知道自己所短,是坚定自信的理性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但并非完美无缺。习近平指出:“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29]“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30]“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31]制度自信之所以要保持理性态度,首先是因为任何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哪项制度都做不到一步到位。其次是因为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既成的制度会出现不适应,缺少的制度会形成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封闭和静止的,需要在开放的动态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从时间上看,它萌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建立于社会主义探索之中,创立于改革开放发展之期,是70年时间连贯实践的成果。从空间上看,它在渐进改进过程中逐步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延伸到国家治理、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各方面,是全方位空间铺展创造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多次引用邓小平视察南方时说的一段话,向全党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他用“前半程”和“后半程”的时间概念进行叙事,提出从制度成熟和定型看,我们已经走过了前半程,“今天,我们党处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32]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而且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3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34]新时代伟大实践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时间延伸中实现创新的空间提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2035年、2049年党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
新征程要有新的思想武装,新实践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党在即将迎来百年建党的重要时刻,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趁势而上开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进军的历史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论述有很重的分量,其中内涵的思想逻辑提供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实践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做好这篇大文章的点睛之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制度认同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时代作出新作为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中国人民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期待越来越高,习近平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成为我们党实现奋斗目标和满足人民期待的宝贵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