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徐翠萍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习惯、提升素质素养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语文能力的综合培养,要让每个学生能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革新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审美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三两日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教师要多一些耐心,更要有方法,在课上通过细节引导,让学生可以有对美的感悟,这样才能够达到目标。在开始接触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朗读文章,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词语的选用和句式的使用,感受语言的韵律、整齐和节奏美;深入思考和探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所创设出来的意境,感受情感美;体会文章布局及描述中运用的方式,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如此,可以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学会自主探索,在阅读中找到文章美的地方,并分析美在哪里,久而久之,就会有更高的审美能力,能够从文章中找到亮点,让自己的审美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彩色的梦》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要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就要让学生自行阅读,反复阅读,学会圈画评点式地阅读,在预习阶段就获得美的初步感受。课堂教学中,就审美能力培养而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粗读,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然后教师领读,再由学生朗读,这样分层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进入作者描述的情景中去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借鉴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标题中,“彩色的梦”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彩色”体现的是积极的情感态度,所以一定是描述积极的梦想,这样的写作手法需要学生在读文中来印证,并且可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学生接触到一篇文章都是从文字开始的,文字是一种载体,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以及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文字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更能够感受文章的美。文字的美必须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够体现出来,创造、还原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在合作中进行审美体验。每个学生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也都拥有发散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想象,所以收获的阅读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感受到的美是不同的。
比如,在学习《一封信》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生活实践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让学生可以感受一封信所带来的温暖,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写信的次数越来越少,无法体会收到信的喜悦。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写过信,是给谁写的?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信纸和一个信封,让学生现场给自己最想念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体会写信时的心情,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写信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我国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的美,让学生对写信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方面审美的体验,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获得提升。
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当时情感和心情的表达,通过作品的形式来传递作者的情感,优秀的作品可以引起其他人的感情共鸣,把读者代入作者的情感中来。学生想要在阅读中让自己的审美得到提升,不仅仅要从文章表面入手,更应该要从文章本质出发,从文章内容、感情去分析,通过创设想象空间,模拟作者当时的情感,从而感受美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学艺术进行感受,从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要了解作品的欲望。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为不同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素材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文学艺术带来的乐趣。
比如,《望庐山瀑布》描述的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色,用到的词语非常恰当,通过优美、自然的词语描述了一幕高山瀑布的美景,里面个别词语的描述,更是整个意境创设的关键,比如“疑”这一词语就可以让很多读者陷入遐想之中,为瀑布增加了一些神秘和雄伟的气息,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诗歌本身就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并体会诗词所展现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当前学生年龄层段的其他优秀诗词,比如李白、杜甫等的优秀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方法、效果,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优秀篇章的语言、谋篇和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之美,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和审美能力,获得语文素养和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