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安群 周华敏
精准扶贫战斗号角吹响后,一批批扶贫干部走村入户,精准帮扶。他们重执行、有担当,重实干、善作为。有着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在这样一支铁军队伍中,有一位忠诚担当的好干部,他就是瑞昌干部群众口中的“铁汉子”——瑞昌市扶贫办主任曾宪利。
2016 年11 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组织上任命他担任瑞昌市扶贫办主任。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事,曾宪利掂着其中的分量,心里暗暗发誓:就是豁出身子,也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在自己办公室挂上一张崭新的瑞昌地图。现在那张地图上,已经划满了红色小圆圈,这些小圈圈就是他工作的足迹。四年来,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个周末,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坚持进村入户,走的大多是最边远的村民小组,访的都是最困难的群众。他用脚步重复丈量着瑞昌1424 平方公里的土地,遍访了全瑞昌21 个乡镇、159 个行政村、3187 户贫困户和近半数农户;他走遍了瑞昌山山水水,更走进了困难群众心窝。他经常是白天下乡,晚上工作到深夜,以至于市行政中心大楼的值班人员只有看到他办公室灯熄了,才会关上一楼的大门。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工作狂”“铁汉子”!他常说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既要有扶贫的信念,更要有扶贫的脊梁,要亮得了剑、扛得住压,要做到“五千五万”:即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道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这“五千五万”,是他的扶贫情怀,也是瑞昌扶贫干部工作的信条。
其实,“铁汉子”并不铁。他患有高血压和术后综合症等疾病,腹壁疝一天比一天严重,右腹越来越大,极易出现疲劳、晕厥、消化不良和肠梗阻等症状,办公桌的案头和公文包里总是放着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对此他却闭口不提。他的口头禅是:宁愿透支身体,也不让工作欠账。2017 年8 月份,在瑞昌市中片乡镇督导时,他因连续几天加班加点,血压突然升高差点晕倒。2018 年5 月份、9 月份,同样是因为工作劳累,他两次病倒住院。医生告诉他,必须开刀做手术。而他总是以工作忙为由,将手术时间一拖再拖。去年3 月份,他病情加重,却还是坚持把各项工作安排布置好,才去医院短暂的住了几天院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去年6 月份,他再次住院,本以为与往常一样,住上几天院打上几瓶点滴就没事,谁知由于肠子梗阻坏死而昏迷,好在及时转至广州进行长达7 个多小时手术治疗,这才转危为安。病情稍有一点点好转,病床就成了办公桌,主治医生看到这样的场景,既心疼又生气:“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就在他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又一头扎进了脱贫攻坚一线。至今,他身上还绑着腹带,将去广东复查的时间一拖再拖。
拼命三郎,拼的是身体,可用的是智慧。曾宪利深知:担好扶贫重任,必须要吃准政策、熟识业务、精准操作。做好扶贫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功夫更要下在“路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扶贫工作出现问题时,他都是自己先行一步,认真思考探索,拿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和乡镇部门参考。扶贫领域的每一份文件,必定先悟透弄懂,再进行传达贯彻。就是凭着这份执着,他很快成为脱贫攻坚“一把好手”,得到九江市扶贫办和同行们的认可,是大家公认的扶贫系统的“智多星”。
扶贫工作要用“解剖麻雀式”,斩断穷根要用“秋风扫叶式”。曾宪利善于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勇于创新。他带领的扶贫团队所创新的贫困户信息二维码,“一户一码”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和蓝黄红“三色”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等“智慧扶贫”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受到好评;推行的“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整改推进‘两手抓’、实施‘七个一’举措”和“五个一”产业扶贫新路子、“‘六查六看六推’统筹推进机制”、“争当‘五好贫困户’扶志感恩行动”和“七条举措有效应对疫情打好脱贫攻坚战”等特色做法,得到了省、市扶贫办的充分肯定。为了给扶贫宣传加力,他牵头组织拍摄的《两幅对联》《春雨有声》两部微电影分别选送到中纪委和中宣部,得到社会上的高度赞誉……这累累工作硕果,凝结了“铁汉”的心血和他对群众满怀的牵挂。
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曾宪利对贴心人有一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对于贫困户来说,扶贫工作者是他们的贴心人;对于扶贫工作者来说,贫困户是扶贫工作者的贴心人。脱贫攻坚不仅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也是一个心连心、心交心的过程。有一次,他到洪一乡麦良村王能汉家走访,发现王能汉情绪低落,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通过进一步了解,原来王能汉儿子儿媳患有智力残疾,孙子孙女在读小学,全家5 口人仅靠其做些零工来维持。曾宪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月内,他三次跑到王能汉家,与他结亲戚,促膝谈心,并与乡村干部一道,帮助想办法、定举措、筹资金,为王能汉安排清洁工岗位,筹集养牛的启动资金。王能汉的“疙瘩”解开了,心中有梦了,眼里有光了,脚下有路了。这几年,只要去洪一,他都会挤出时间到王能汉家,坐上几分钟,聊上几句话。哪怕就是在住院的时候,他依然惦记着王能汉一家,并把组织上给他的关心和温暖转送给了他们。在曾宪利倾力帮扶下,王能汉牛业做大了,逢人就讲:“我家能有今天,全是曾主任这样的贴心人帮扶的结果!”
2020 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贫困户脱贫增加了难度,对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曾宪利第一时间为市委参谋建议,战疫、战贫两大战役一起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牢牢牵住贫困群众增收“牛鼻子”,精准施策,狠抓产业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让贫困户信心不失收入不减。复工复产时机一到,曾宪利迅速带着扶贫系统的干部,跑乡镇,入村组,看车间,进基地,哪里有困难,他就去哪里,哪里有需求,他就会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并提出可行方案。“疫情就是命令,丝毫松懈不得;贫困户就是家人,丝毫怠慢不得;产业就是财富,丝毫浪费不得;时间就是生命,定应倍加珍惜。”在高丰镇永丰村的扶贫车间上班的贫困户何木连高兴地说:“谢谢关心,厂里复工了,我也有活干了,一个月能挣近三千块钱 。”曾宪利说:“这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能找到活干有收入,我们才放心啊。”
对待工作,曾宪利是“铁汉子”;对待贫困户,他是“贴心人”;可对待家里人,他却是一副铁心肠:无数个本该家人团聚的时刻,他都走在乡间路上,访在贫困户家中;逢年过节,家里的饭菜冷了又热,热了又冷。但让曾宪利欣慰的是,他的身后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在社区工作,常常担心丈夫的身体,却又怕打扰他的工作,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不让他为家庭额外操心。女儿理解父亲,并自觉以父亲为榜样,一出校门就选择扎根基层到农村一线工作,父女俩在扶贫一线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最让铁汉曾宪利感到愧疚的是母亲。为了他兄妹5 人,母亲是操碎了心,用尽了力。但因工作忙,母亲病重时他不能床前服侍,母亲病逝时他没有尽孝送终。2019 年底,母亲突发中风脑梗住院治疗,躺在病榻上几个月,期间他只去看望了两次。母亲病情稳定后,他嘱咐家人将母亲接回老家,好好照顾,一直到大年三十,他才忙好手头上的工作,赶回老家陪母亲吃个年夜饭。本想春节期间可好好照料母亲,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又闻令而动,毅然投入了疫情防控最前线。
“二弟啊,母亲身体挺好的,你不要担心,好好忙自己的工作,有空再来看她。”因为母亲脑梗重病无法讲话,视频那边嫂子的声音给了他拼命工作的勇气和力量。在工作间隙,他会抽出一点时间和照看母亲的嫂子打上一个视频电话,看看母亲,问询情况。眼看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是病榻前却少见他的身影,就在6 月份母亲去世时,他仍在扶贫一线。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这几年,瑞昌脱贫攻坚工作可圈可点,成效明显。见到曾宪利那拼命的样子,一些好友说,你这样的破身体,那样玩命工作图个啥?他笑着说:我啥都不图,只图贫困户那张张开心的笑脸,那串串幸福的泪光。这就是铁汉子的扶贫情怀,这就是扶贫人的责任担当!他常情不自禁吟起那感人肺腑的诗句: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