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项目团队组建与企业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2020-12-09 05:24黄禄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创新

黄禄梅

【摘 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企业治理体系。管理类高校对学生多限于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提供企业管理的实践平台和具体环境。学生没有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所学管理知识很难形成真正实用的企业管理能力。基于此,文章指出现有企业管理培养的缺陷,总结了企业管理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管理能力新模式。企业管理能力培养新模式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调动了管理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企业管理能力培养;项目团队;创新;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0-0244-03

1 企业管理能力培养的缺陷

目前,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管理学原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但由于没有提供真实的企业管理平台和具体环境,学生没有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很难形成真正的企业管理能力。

要想真正形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能力,最好在具体企业事务管理中加以锻炼,这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便到企业中实习,最多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和学习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与技能,几乎没有机会参与管理,更不要说进行管理锻炼。因此,通过实习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几乎行不通。虽然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但只有少数人有实践的机会,而且只涉及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从管理内容和管理复杂性看,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相去甚远,并不能形成系统、实用的企业管理能力。

因此,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已有研究成果看,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基本没有给出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基于此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管理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2 企业管理能力的内涵

企业管理能力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具体包括企业领导能力、企业规划能力、企业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组织资源能力、团队建设与运作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等。

其中,企业领导能力指领导人能凝聚人心,使得下属能心甘情愿地听从指挥,更多地表现为感召力、凝聚力,使得领导人为人心所向。企业规划能力指领导人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能看到企业近期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有利因素,而且能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轨迹和前景。企业决策能力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识别干扰因素,抓住主要问题和矛盾,当机立断,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决策。项目管理能力包括具体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能力、分解任务能力及集成任务能力,既要求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又要求看到部分项目直接的连续和继承关系。组织资源能力既包括组织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形象资源、金融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各类资源的能力,也包括组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能力,其中人力资源处于核心地位。团队建设与运作能力包括为实现绩效最大化而进行的结构设计、人员激励等优化行为,以提升团队正能量、向心力的合作模式。要求具备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其基础是尊重個人的兴趣,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所有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即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推动企业整体高效运转。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指通过语言或媒介向其他人传达信息,有效地使他人获得理解,促进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及时向上级、同级、下属及其他人员有效传达信息,使对方准确理解其信息,并进行有效沟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就是抓住事物本质,看透本质能力,并且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不同主体采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处理事物的方式,解决冲突的风格也会不同,应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冲突管理风格。自我管理能力指主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变革能力和安全领导力。学习能力是指善于学习并吸收同行、对手的先进经验并加以创造性发展。变革能力能够使企业在快速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高效地生存与发展,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兴利除弊,锐意改革,自我革命,使企业长久发展。安全领导力具体指领导者制定安全规则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同时能够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有效规避,始终确保企业能够安全稳定生产。

3 企业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3.1 企业管理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路

在模拟的总项目指导下,学生自愿组成子项目组,成为子项目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每个子项目组通过独立查询数据和相关资料、独立构思项目方案并进行有效管理。虽然管理课程的内容是抽象的,但项目设计和实施是实在的、综合的、创造性的。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一个项目并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领悟管理的真谛,形成企业管理能力。一般说来,凡是体验中获得的知识都终生难忘,而且容易形成能力。让学生自我模拟设计项目,获得亲身体验,然后成员相互交流,分享提升认识,最终形成企业管理能力。这种团队形式的项目设计及管理,是一种高级别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更能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管理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

3.2 企业管理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

(1)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设计一个总项目,并提出具体相关要求。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特点,提出“打造×××城市品牌的项目策划书”,这个总项目指出了大方向,使学生看到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创造的盲目性。学生身处城市,对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使命感,因此,这一源于现实生活的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确定总项目后,学生自愿组成子项目团队,每个子项目团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对子项目进行策划与设计,每个子项目团队由5~10名学生组成。每个团队选1名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团队活动中的组织和分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全员参与,掌握相关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练习沟通能力,培养合作协调意识。

(3)选定子项目并经过组内讨论其可行性后,明确项目的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施细节。每个子项目组内的学生共同承担项目任务,但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他们模拟实际分别担任项目经理、财务部长、销售部长、人事部长等职务,进行战略分析,研究项目质量、工期和风险控制。

(4)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网站。在该网站,不同项目组可将其项目设计阶段性成果上传到网站,所有学生和教师可以对其发表评论,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在实施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项目组成员集中讨论和分析遇到的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采用多种方法共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6)每个项目组每周指定负责人做阶段性项目总结,并在讲台前向全班同学作报告。

(7)每周听取各个项目的项目报告,对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做出评价。

(8)项目即将结束时,每个项目组提交各自子项目的报告书,对每个项目报告作综合性评价,并组织各个子项目组在全校作巡回报告,同时在网站上发布项目招商书,力争将模拟项目转化为实际项目。

4 企业管理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通过上述企业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在实际中取得以下明显效果。

4.1 调动管理主动性,激发创新能力

项目团队有效地把理论转化为团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尽管学生研究深度受到其知识储备的限制,但是这种自主性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带动创新内容和方法。

4.2 增强成就感、参与感和责任感,培养沟通能力

学生是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参与者,通过项目实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成就感。同时,项目组之间的学习、质疑与相互激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各项目组成员会产生不同的思想火花,不断相互交流对话,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能。

4.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次团队活动,项目经理要提前合理分配组员的工作,每人积极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4.4 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团队项目活动,管理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综合所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

4.5 培养学生有效的表达能力

每个星期各个子项目组代表都要上讲台,通过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汇报项目情况,起初有些同学不敢抬头看人,只顾埋头念讲稿,语言急切没有节奏感,然后大汗淋漓地跑下讲台。随着锻炼的增加和不同项目组之间优秀成员的示范与老师的点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讲台上神态镇定自若、语调抑扬顿挫、声音轻重缓急、姿势潇洒自如,似有大师风范。

4.6 培养学生有效的组织能力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个项目组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在各个阶段的任务分配、执行和检查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多角度培养学生多种管理能力,超越一般意义上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同时也是总项目的开发者、设计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是子項目的设计者、组织者、完成者及自我激励者。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践,共同承担责任,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项目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帮助、激励、欣赏,协同完成总项目的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企业领导能力、企业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项目规划能力、组织资源能力、团队建设与运作能力、管理质量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冲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 考 文 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5-47.

[3]徐小洲.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高教研究,2002(5):57-58.

[4]张亲霞.儒家的群体精神和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74-76.

[5]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14-17.

[6]王腾利.团队教学在通用管理能力课程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7(3):117.

[7]菅利荣,刘思峰.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9):108-111.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创新
以团队合作为本的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研究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