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进行描述,是事情发生过程中对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场面描写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而服务;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让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真实地展开活动;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将作者的情感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流露出来。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宴席上就有这样的场面描写: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场面描写让这个情景充满了喜剧气氛。围绕“笑”字的群像描写,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即使同为贾府中人,主人们是放荡不羁的笑,而仆人们只能是有节制的笑,反映了深刻的思想主题。通过精选动词,使得场面更加逼真感人,各色人等无不神情毕现、栩栩如生。
名家美文
李一笛 刘强盛
李一笛,原名李谟。幼年学笛于西域异人,开元年间凭一支竹笛闯荡长安教坊,技压西门追烟、柳如影、张野狐等高手,成为教坊首席乐师,声名直追李龟年、马仙期等大师,朋友赠匾“李一笛”。那年,他十九岁。
李一笛成名后,长安显贵争相重金宴请。李一笛约法有三:境不佳不吹,客不雅不吹,一次只吹三曲。
一日,李一笛因故宿于越州。寓居客栈的十位进士闻讯,醵资相请,会于镜湖水云阁,并约定各带一客捧场。
那夜,云疏,月晕,风清,湖面如镜,澄波万顷,静影沉璧。
李一笛身着一袭水纹银袍,立于水云阁中,举目环视,客人倒也俊朗雅致——只是东南角那褐衣老者佝偻席地,似一乞丐。他皱了皱眉头。
轻云闭月,微风拂浪,波澜陡兴。
李一笛轻启朱唇,吹出一曲《临江仙》,和风飒飒,氤氲齐开,暗香浮动,霓仙飘临。曲终,众宾客交相赞叹,褐衣老者却哈欠连连,昏昏欲睡。众宾客面有讥色。
李一笛不语,略沉思,另起一曲,却是《诉衷情》。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老者似被惊醒,微翻眼皮,竟又睡去。李一笛面有愠色,众宾客面带怒色。
卢进士抱拳道:“孤独丈乃在下邻居,孤苦贫寒,卢某带他来,意在让其一饱耳福,想是老丈久居孤村僻壤,不懂丝竹之雅,望公子海涵,莫要扫了大家兴致。”众人揶揄不已,孤独丈似又被惊醒,憨憨一笑。
李一笛又吹一曲《水调歌头》,一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忽而衰草离离,鹧鸪鸣叫,杜鹃啼血,众宾客无不动容伤怀,唏嘘不已。
孤独丈仅仅微笑而已。
李一笛面有怒色,道:“老丈如此怠慢,莫不是轻薄李某,抑或是此道好手,不屑一顾?”
孤独丈幽幽说道:“李公子认为老朽不会吹笛?”
众宾客笑道:“疯了,疯了!”
孤獨丈徐徐说道:“请李公子试吹一曲《凉州词》,如何?”
李一笛即吹《凉州词》。曲终,孤独丈静静说道:“公子吹得也还不错,只是曲中夹杂胡乐,莫非公子有龟兹朋友?”
李一笛大骇,拱手而揖,道:“老丈真乃神人,晚辈吹笛二十载,竟未察觉曲中夹杂胡乐——家师确为龟兹人。”
“而且你误将第十三叠吹成了《水调》。”孤独丈缓缓说道。
李一笛再揖说:“晚辈愚笨,请老丈指正。”说罢,以素绢拭笛递与孤独丈。
孤独丈并不接笛,只冷冷说道:“此笛只适合粗通者使用,请借公子腰间紫斑竹笛一用。”众人才见李一笛腰间悬一皮囊。李一笛红着脸取出一笛,晶莹透紫,乃西域罕见的紫斑玉竹制成,即李一笛成名之笛。
孤独丈摩挲笛身赞道:“好笛!可惜吹到‘入破必定破裂,公子不会吝惜吧!”
李一笛说:“不敢。”
笛声起,还是一曲《凉州词》,却倍觉激越悲凉。黄沙滚滚,铁马嘶嘶,秋风萧萧,月影憧憧,声入云霄,满座震栗,李一笛蹙额不敢动弹。吹至第十三叠,孤独丈一一指出李一笛适才的谬误,李一笛垂首,一脸肃然。忽见孤独丈指法一变,如急雨敲窗,疾风折草,银瓶乍迸,水浆泠泠,铁骑突出,杀声隐隐,已到“入破”。只听得“啪”的一声,竹笛果然爆裂。李一笛凝神,众人一时竟呆了。孤独丈从怀中掏出另一支紫斑竹笛接着吹,曲调又与先前不同: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泉低语;高急处似雏凤婉啼,低回处如游龙戏水。曲终,李一笛拜服于地,众宾客神情恍惚,待清醒过来,孤独丈已飘然而去。
次日一早,李一笛与众人前去拜访孤独丈。人去屋空,灶灰尚温,桌上横放一紫斑竹笛、一曲谱,笛上新刻四小字:艺无止境。李一笛恭敬收取竹笛、曲谱,连夜回到长安,将“李一笛”匾劈为两半。
江湖从此再无“李一笛”。
各抒己见
老师:这篇文章中的场面描写,按描写对象是人物活动场面,按描写空间是特写式场面,突出了孤独丈其貌不扬、深藏不露的形象特点,点出“艺无止境”的主题。下面,大家来分析一下场面描写的作用吧。
何战:描写李一笛演奏第一支曲子的场面时,点出了月、云、风等自然环境,地点是水云阁,时间是夜晚,听曲的有“众宾客”和褐衣老者,清楚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王子文:描写这个场面的语言洗练、清雅,尤其是大量整齐优美的四字词语的运用,极富文学意蕴,营造了诗一样的意境,可见作者笔力精湛。
刘宁:这个场面还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让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老师:描写场面应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还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才能再现场面,而且要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胡李:描写李一笛演奏第二只曲子的场面时,更加侧重于描写众宾客和老者听完《诉衷情》后的不同反应,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李一笛、众宾客与老者之间的冲突。
李芳: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别致,欲扬先抑。褐衣老者像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前半篇他怪异的表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吴天:孤独丈吹《凉州词》的场面是小说的高潮,作者通过环境渲染,描写了李一笛和众宾客的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众人对孤独丈技艺的肯定。
李丹:真正的主角出场了,他在李一笛最自得的时刻展现才艺,送给李一笛竹笛、曲谱,并刻“艺无止境”四字,点醒了李一笛。
老师: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场面描写是要注意写作顺序的,这几个场面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
有的放矢
场面描写:
一是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
二是要写出气氛;
三是要在写好整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四是写场面要有一定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