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研究型学习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2020-12-09 05:30魏义华徐锋
教育家 2020年42期
关键词:学案自学评价

魏义华 徐锋

建设研究型学习课堂,是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青一中”)建设研究型学校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成长的客观要求。学校在研究型学习课堂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构建起STR课堂教学模式。“STR”中的S和T分别代表学生(Student)和教师(Teacher)两大课堂主体,R既表示课堂的研究(Research)特色,也表示学校数据中心为课堂教学提供的资源(Resource)支撑。STR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强化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学习中心课堂。实施STR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学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强烈的求知探索能力、出色的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STR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习的目标不是由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设定的,学生不断将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关联起来,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信息,进行知识积累。STR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编制导学(练)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反思提升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理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长态度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到实现。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其潜能。教育应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以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为目标。教学要尊重“四性”:参与性、自主性、情感性、独创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在这一理论基础上,STR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现代认知学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由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强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事实、理解概念和原理。STR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贯穿始终

STR课堂教学模式有五个教学环节,即自主学习(质疑存难)—小组合作(互教互学)—展示交流(答疑解难)—尝试应用(形成技能)—达标检测(总结反馈)。

自主学习。教师一般会提前1~2天下发编制好的导学案(习题课则下发任务单),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学生依照自学提纲对新课内容进行认真自学。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完成自学提纲中的基础题部分,并鼓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质疑存难。

小组合作。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长按照教师的导学案(任务单)组织组内交流,对于个人自学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小组互教互学给予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记录下来,留待下一环节解决。这个过程要求小组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要适时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情况以及疑难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和点拨。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小组成员互教互学,共同进步,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成新的问题,为下一步拓展提升做好准备。

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出本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遗留的疑难问题和生成的新问题。其他学生可以发言解答,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达到拓展提升的目的。这一环节的主角仍然是学生,通过集体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一分子,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

尝试应用。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精炼,并有适当拓展。

达标检测。每堂课的学习效果都会通过导练案的方式进行达标检测。备课组通常提前一周集体商议确定导练案。课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导练案,教师逐个进行批改。

在教学评价方面,STR课堂教学评价包含四个维度。一是个人自评——在导学案中设置个人自评栏目,让学生对学习探究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组内互评——即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三是组间互评——在展示交流环节中,组际相互评价,体现了协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协作。四是教师评价——包含课堂上的总结式评价与对各小组表现的及时评价,为将来的班级、年级和学校评价提供原始依据。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校总结出STR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三个结合”基本原则,即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从课堂建构到教学评价再到总结提升,“五环四维三结合”构成了STR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其核心要求是学生通过个人自学解决自身能力范围内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问题。这一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理念。

实施STR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从2017年9月提出建设“研究型学校”的发展思路至今,常青一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归纳了实施STR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导学(练)案的编写。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抽象、逻辑性极强的知识,翻译成学生能读懂、易接受、通俗、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知识支持”等栏目,还可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导学案及专题性导学案等。

二次备课。实施STR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二次备课,需要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从而对教学从目标、重难点、方法、练习等方面进行二次设计。这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教学建立在更高的起点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二次备课的总体要求是以解决学生的問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思路。

评价体系的建立。学生评价方面,要建立起“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定期评价的常态化机制,确保课堂改革的可持续性。教师评价方面,学校修订现行的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方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价,在对备课组评价的基础上开展教师个人评价,引导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发挥个人才智和集体智慧,实现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学案自学评价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比例尺(一)”导学案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