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9 05:30孙春进何国庭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乡镇农民基层

孙春进 何国庭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完善国家管理体制、解决系统中“短板”和瓶颈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的一种必然选择。目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努力研究新一代乡村基层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不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断发展,是当前基层干部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乡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确实呈现出一系列、令人喜悦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民的负担大幅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有所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据统计,截至2020年初,东台市东台镇有农民集体耕地17.9万多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7万多亩,耕地逐渐向种植大户转移,劳动力得到极大解放,使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增加了收入。同时,随着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各项惠农政策的相应普及,农民种地的积极度得到相应提高,全镇没有出现土地抛荒现象。

2、惠农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使农村干群关系明显好转。近几年,随着党中央一号政策文件的连续出台,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史无前例的税收优惠。减免农村种田农业税,发放农村粮食种植补助等专项经费。农民从内心深处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实在性。党群关系不断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3、农村工作中心发生了转移,农村局面发生了积极的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乡镇基层不等不靠,勇敢创新,积极在政府转型等领域进行探索,大力推进农村工作。基层工作的重心转向以抓经济发展、搞服务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的公共需要为主,自觉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所有工作的起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农村基层财力不足。2019年度东台镇财政总收入2.15亿元,其中涉农支付达2680万元,主要用于村庄环境改造、公共设施路桥建设、村干部工资支付。随着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目前乡镇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好的趋势,稳中有进。但由于乡镇工业税源不足,仅靠上级财政转移保运营,保发展仍有一定困难,有的乡镇出现了财政赤支,甚至举债发展。加之镇和村两级债务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化解,财政压力增大。农民负担虽然减轻了,但是集体运行存在困难。

2、目前农村基本财力仅仅依靠财力支付, 远远解决不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以五烈镇仙河村为例,村级集体每年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左右,仅用于2019年高标准基础建设配套资金就需20多万元,加之村庄环境整治、低收入农户的补贴、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集体经营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运行需求,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因资金不足一时难以推进。东台镇和平村由于2018年至2019年农村一事一议配套工程建设,村级配套资金至今拖欠工程款10多万元,制约了村级发展。

3、整体乡村面貌有所改观,但社会治理倾向有所弱化。近几年,由于实行各项惠农政策,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上升,乡村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处于转型阶段的相关管理部门尚未坚持完善长效机制,以至乡村社会治理呈现弱化倾向。

4、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但农村干部在思想、工作方式等方面尚待提升和改变。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目前村组干部的待遇较低,心中难免出现落差。很难调动工作激情。加之目前乡镇机关综合配套改革,干部职数相对减少,中层干部选拔受限,存在失望之感,对整体工作的推进有一定影响。目前一定程度的村组干部都存在着患得患失,等待观望等心理。同时,村级债务问题也成为限制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包袱”。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干部队伍需要加强。基层干部是贯彻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但由于干部在政策、立场和工作方式等多个角度受到制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发生。一是乡村干部的工作能力较弱。乡村干部长期在基层工作,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消耗于处理日常琐事,缺乏学习,对政策的了解较少,执行政策易走样,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不少心的矛盾和问题。二是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缺乏为民服务情怀。三是乡村干部的精神状态欠佳,工作简单,甚至出现了风浪漂浮、简单粗暴的现象。四是干部队伍呈现高龄化现象,文化水平不高,青黄不接,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缺少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

2、村民素质要提高。一是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高。一方面,村民生产的积极度高涨,求富致富,另一方面不少村民自私,思想缺乏集体意识,对集体公益事业不够热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时,由于信息化高速发展,村民思想逐渐变化,有点显得异常活跃,不再“安分”,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二是因为农村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村民或多或少与干部之间存有一定怨结,甚至是成见,怨言颇多,影响了干群的关系。三是农民群体的多样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普通种田农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几个階级,他们的观点、感觉、情绪和社会的声望、经济地位等各不相同,价值上的差异也各不相同,复杂的工作对象导致了乡村工作的复杂性。

四、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乡镇新型农村建设发生了深刻的结构转变,基层组织和有关基层干部应积极针对一系列新型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变化,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改革创新,积极与农村发展新形势相匹配。

1、切实改变观念。当前,要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等方面。从当前人们最急切的需要中找到工作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2、切实转变职能。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加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入手,加快工业主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财力,逐步摆脱基层经济困境,提高各项工作的保障能力。大力做好农村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善乡村生产状况。积极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加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人民群众的治安信访工作,预防、打击各种犯法犯罪行为,建设安全文明的和谐社会。

3、切实创新方法。顺应乡村工作新情况,坚持科学的工作机制,从改变治理方式入手,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学会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抓龙头、促中间、抓大户的方式,指导和服务农业发展,活跃乡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建立调和乡村,推进村民自治,指导和协助群众推进民主决策,运用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在村民有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的有效治理。

猜你喜欢
乡镇农民基层
耕牛和农民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基层巡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农民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