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时局与荆州方土势力的离合

2020-12-09 05:30周卫平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刘表

摘 要:东汉末年,荆州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控在本土大族的手中,而荆州大族的态度往往伴随着时局以及利益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接纳刘表还是投向曹操,究其原因都与时局和利益变化有莫大联系。把握好时局与利益的变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末荆州大族复杂的政治态度和行为。

关键词:刘表;荆州大族;时局

初平元年(190),刘表接任荆州刺史,得到荆州大族蒯良、蔡瑁等人的支持,最终得以平定荆州乱局。而数年后,荆州大族却逐渐呈现出一种与刘表割裂,逐渐向曹操靠拢的趋势,这个趋势经历了由个人到集体,由荆南向荆襄全境蔓延的过程。究其根本,时局和利益变化是荆州大族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

东汉灵帝以降,天下纷乱,先有太平道信徒发动黄巾起义,后有董卓专权,豪强以讨董为契机而起兵,此后群雄割据便一发不可收拾。在这种大局势下的荆州也难免于难,灵帝中平年间,荆州先后经历了张曼成、赵慈、孙坚以及袁术等人的劫掠,为因应这种局面,一部分荆州大族阻兵作乱,割据地方,成为了“宗贼”,一时间荆州“宗贼”大盛。在这种背景下,荆州大族迫切希望能够结束乱局,使荆州恢复安定。此时,刘表奉命出刺荆州,他虽在荆州毫无根基,却因为荆州刺史的身份而成为荆州大族眼中平定乱局的最佳人选。双方在共同的利益下一拍即合,以平定荆州为共同目标的利益集团形成。在蒯越的谋划下,刘表得以迅速平定“宗贼”,并逐渐将孙坚、袁术的势力赶出荆州。此时天下局势纷乱,蒯越替刘表谋划“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可见荆州大族在乎的只是本州的安定,并无意于天下纷争。

天子都许后,刘表采取“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的策略,意图在曹操、袁绍之间首鼠两端,继续延续坐保江汉,以观时变的政策。但是此时的时局已然发生变化,曹操与荆州关系亟待解决。曹操平定荆州的谋划由来已久,曹操在与荀彧书信中追思郭嘉时提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1]郭嘉给曹操的这个建议虽没有具体时间,但是曹操在建安二年和三年的上半年对张绣、刘表频繁用兵,疑是依循此计划进行。

荆州从事南阳人邓羲是第一个反对刘表“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策略的荆州大族,邓羲的言辞已失传但尚有另外一人的言论可供参考。《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载汝南王儁见刘表连结袁绍而言于刘表:“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2]邓羲的言语当与此当为类似。在刘表不采纳邓羲的建议的情况下,他便托病不出。这是刘表与荆州大族分裂的一个开端,但是此时刘表与曹操尚未兵戎相见,荆州大族的利益尚未直接受到威胁或损害,故而大多数荆州大族并没有反对刘表首鼠两端的政策,刘表与荆州大族的联盟并没有因为邓羲一个人而受太大影响。

到了建安二年以及三年间,时局再次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曹操开始对荆州用兵,刘表、张绣屡次战败。另一方面,荆南的长沙太守张羡在长沙大族桓阶的怂恿下于建安三年反叛刘表,投向曹操。从蒯越献给刘表平定荆州的策略“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可知,刘表一开始统治荆州主要依靠的是南郡的大族,主要力量也集中在南郡,对荆南的控制很薄弱,荆南大族与刘表关系并不密切。因此,在时局变动中,荆南大族最先与刘表决裂。

建安四年以后的数年里,曹操忙于应对北方的袁绍而无法继续南征,对于荆州的施压,更多的是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曹操一手对荆州大族示好,另一手则是巧妙地利用其他军阀势力对荆州施压。对于奉命诣许的荆州人士,曹操总是予以高官,厚结荆州大族。《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载刘先出使许昌,数以言语冲撞曹操,曹操最后还拜他为武陵太守。后来出使的韩嵩也被拜为侍中、零陵太守。而这两人最后都成为官渡之战前夕荆州降曹的主要倡导者,与此恐怕不无关系。王夫之把韩嵩受曹操所代表的的朝廷的封赏与陈珪受赏并谈,认为“(陈)珪与(韩)嵩之计得,而吕布、刘表之危亡系之矣”[3],看到了二者的共同之处。除此之外,曹操还利用刘表与刘璋、孙策的矛盾,以天子的名义让孙策、刘璋共同征讨刘表。《三国志·魏书·卫觊传》载:“太祖征袁绍,而刘表为绍援,关中诸将又中立。益州牧刘璋与表有隙,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令璋下兵以缀表军。”[4]《刘璋传》里“以(赵)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5]当是在此时。《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策被诏敕,与司空曹公、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刘勋)告急于刘表,求救于黄祖。祖遣大子射船军五千人助勋……策与战,大破之。”[6]此时的荆州虽然没有曹操的直接威胁,但是其局势却也十分紧张。西面有刘璋的军队驻在益州与荆州的边境上,东面有孙策向荆州步步逼近,南面还有张羡、桓阶的叛乱尚未完全平定。荆州大族急迫的需要一个能够解决眼下困局的人来统领荆州,而刘表的能力无法改变荆州的这种不利的形势,保证大族的利益,由此,荆襄掌权的大族与刘表的分歧越来越大。此时的局面迫切需要荆襄掌权大族做出选择,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逐渐投向了有能力改变荆州窘迫时局,保证他们利益的曹操。一方面,投向曹操,刘璋、孫策便没有正当的理由攻打荆州,荆州窘迫的局面能迅速得以缓和。另一方面,在曹操危急关头雪中送炭比起为袁绍锦上添花所能谋得的利益更多,曹操善待陈登、臧霸以及张绣的前例,自然也让荆襄掌权大族对投向曹操后的前途有信心。在这种背景下,官渡之战爆发前夕荆襄的掌权大族集体站在曹操一边的现象的出现也就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而关于荆州掌权大族在建安四五年左右就有投向曹操的意向,而最终实现却拖延到了建安十三年,其原因亦可寻。一方面,曹操在建安四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与袁绍及其子嗣争夺河北,无暇顾及到南方荆州的情况。荀彧在建安九年为曹操谋划,“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7]可见建安九年曹操所急尚仍在北,南面平定荆州之事被规划在河北事以后。另一方面,则是时局的变化缓解了荆州的局势。建安五年,刘璋部下赵韪反叛刘璋,引兵数万攻打刘璋,与东边的荆州刘表则采取“厚赂荆州,与之连和”的做法。同一年,孙策为许贡宾客所杀,江东也陷入危机,荆州东边的局势也暂时缓和下来。荆南张羡也在此时病死,刘表乘机急攻荆南,一举平定了这次叛乱,荆州的局势再次暂时稳定下来。在这种背景下,刘表和荆襄掌权大族的态度都有所保留,双方矛盾心照不宣。刘表把被曹操打败来投荆州的刘备安置在离襄阳不远的新野,名为防备曹操,实际上也起到了威慑荆襄掌权大族的作用。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南征,紧接着刘表病亡,荆州的平衡局势再次被打破,荆襄掌权的大族抓住机会,在刘琦、刘备尚未作出反应之前,胁迫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至此,荆襄掌权大族以荆州投降曹操的行动才勉强得以完成。

注 释

[1] 《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注引《傅子》。

[2]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

[3]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献帝第十九条,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248页。

[4] 《三国志》卷二十一《卫觊传》。

[5] 《三国志》卷三十一《刘焉传》,《后汉书·刘焉传》改“击”字作“备”,《华阳国志》作“征”,有差别。

[6] 《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注引《江表传》。

[7] 《三国志》卷十《荀彧传》。

作者简介:周卫平(1992—),男,汉族,四川宜宾人,编辑,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刘表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东汉末年名士有什么习气
东汉末年名士有什么习气
刘表: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汉末“八俊”考
汉末“八俊”考
章太炎
英雄落泪为哪般?
虎狼之地难中立
矮矬丑不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