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大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认知度研究

2020-12-09 05:30陈柯曼温辉煌陈宁宁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认知度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大学生

陈柯曼 温辉煌 陈宁宁

摘 要:大学生普遍认为湾区的设立为大学生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资源互换。尽管学生认为建设大湾区是有益的举措,但无法具体描述哪些是有益的举措。为了提升大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度,学校应该结合社交网络在校园加强宣传,鼓励学生“走出去”,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同时,对于发展劲头较为不足的湾区地区城市,应该强化“宜居城市”定位,适当引进大型国企和名牌企业,减少和发达城市在人才吸引力的明显差距,进一步进行改善大湾区经济发展不稳定和人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认知度

1 引 言

在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二区九市”中,香港以国际金融和贸易为核心功能,深圳则是知名的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广州是区域的文化、医疗、贸易中心,三地营商环境优越。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珠海则是连通内地与澳门的桥头堡。而东莞和佛山分别是对外和对内的制造业中心,惠州、肇庆、江门、中山营商成本则更低,可以很好的承接香港、深圳、广州的产业转移。协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取长补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势在必行。从人口规模、覆盖面积、经济增速指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潜力成为带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这三个世界级别大湾区的成功告诉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产业是湾区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才作为这两大产业的重要基石,对湾区建设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达57.14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1.15万人,有超过80万高校毕业生在粤求职就业。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则共接收了39.08万名广东应届毕业生,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的82.65%。大湾区的毕业生流向比例近年呈现上升态势,已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人才聚集地。广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群体,通过对广东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对大湾区认知度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設想,他们的想法将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布局。

2调查结果

大部分学生的大湾区概念属表层认知。大部分受访学生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一词无法准确复述具体内容。学生在新闻媒体或者电视纪录片等媒介听过这个词,大致了解“9+2”的具体地区,但是湾区的规划、意义等实质性的内容他们并不清楚。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动向,学生指出主要通过学校举办活动及宣传增加认知,较少主动深入研究探讨,大湾区相关知识内容无法大面积迅速深入普及。

本次调查发现,仅有分别9%和22%的受访者到访过广州和深圳,而去过肇庆和江门的学生仅占受访人数的1%和3%。由此可以推断,学生对于广州和深圳的青睐,可能更加多是来自于从媒体的间接认知形象;与此同时,同样作为大湾区城市的肇庆和江门饱受冷遇,也是因为年轻人对于这些城市的认知只是来自原刻板印象,没有过多去了解。

大学生就业观保守。就业机会是吸引学生到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7成受访学生在选择未来发展的城市时,首要考虑要素是就业机会及福利。当代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即认为在国企、政府机关等地方工作就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企等地方只是打工;而且只要工作压力一大就容易辞职。员工难留,企业的发展也难以稳定,最终也必然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江门、肇庆、惠州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吸引力度不如广州和深圳,而愿意去江门、肇庆、惠州发展的学生表示看重的是人才引进政策(32%)、创业启动资金补助(26%)和买房优惠(25%)和编制(17%)。如何适当减少就业待遇差距,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和福利,将吸引更多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均匀分布。

大学生向往广深,湾区人才发展不均衡。超半数的受访大学生意向就业城市为广州(57%)和深圳(53%)。尽管一线城市就业竞争大,生活成本高,但是一线城市生活方式更为年轻人青睐。调查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在就业机会、国家建设、科技基础、贸易机会以及地区制度的发展优势务必削弱了其他经济欠发达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年轻人被成熟的就业环境吸引, 而不愿意去到就近生活成本和就业竞争指数相对比较弱的城市做开荒牛,如肇庆(3%)、江门(4%)、惠州(7%)。

3建议对策

学校结合社交网络加强学生宣传。学校宣传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和具有明显效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宣传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加强学校宣传是很有必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加能够鼓励学生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加强学校宣传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在课内,可以鼓励老师在课堂上普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播放相关影片,布置相关的作业,开展更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演讲等,引导以及鼓励学生们进行学习和讨论。在课外,可以通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主题活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进行多方面宣传和普及,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大湾区知识的兴趣。另外,现在社交媒体广泛应用,学校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结合各式互联网渠道向学生输出国家时政层面内容。

鼓励学生“走出去”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片面的就业观与择业观不但会导致学生错失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也是湾区人才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所在。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客观地定位和评价自己,不要盲目追求平稳的“铁饭碗”和一味只想去大城市和大公司。大城市固然条件好,但大城市却有远超于小城市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而小城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不断地飞速发展,也已具备很多大城市没有的机会和优势。学校应该和地方政府紧密合作,面向在校大学生更多宣讲和介绍不同城市的活力和独有魅力。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第一步,就是“踏出去”。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赴大湾区各个城市参观深入了解,例如展开交流和学习活动,学生只有“踏出去”,才能发现不同地方潜在的机会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利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欠发达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年轻人被较发达城市成熟的就业环境吸引,就业机会、国家建设、科技基础、贸易机会以及地区制度的发展优势务必削弱了其他经济欠发达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然而二三线城市也有发达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更加低廉的生活成本、更加少的生活压力等。肇庆、江门、惠州等城市应该定位打造“宜居城市”,在居住条件,生活配套设施以及交通便利程度进一步加强改善,打破年轻人对于某些二三线城市的“刻板印象”,改变职业规划抉择。

其次,引进大型国企和名牌企业在当地设厂建分公司,将减少和发达城市在人才吸引力的明显差距,适当增加买房优惠以及住房补贴等,增加更多局竞争力的就业机会和福利,将进一步进行改善大湾区经济发展不稳定和人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建硕.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带给青年的新机遇。新视界[J], 2018, 第六期。

[2] 朱峰.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中的青年发展政策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19,第九卷第一期。

作者简介:姓名:陈柯曼(1998年7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潮州市 ,学历:本科,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单位邮编:510400,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温辉煌(1997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韶关市 ,学历:本科,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单位邮编:510400,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陈宁宁(1997年8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汕头市 ,学历:本科,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单位邮编:510400,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9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猜你喜欢
认知度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大学生
护士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