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泊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社会思潮,对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观的培养造成重大影响和冲击。为了让新时代更好地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增强青少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拿出有力的武器对其以旗帜鲜明的批驳与反击。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优势和应用价值,是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法宝”和利器。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资源;防御;历史虚无主义;价值
1地域特色文化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方面的价值优势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总和。它包含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非物化形态的精神文化资源。物质资源是非物质资源的支撑载体,而非物质资源又是物质资源的重要内核,二者共同构成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机整体。[1]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是历史的活化石。
历史是由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组成的,全国各地、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烈士陵园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保存有大量珍贵实物、照片、文献和反映当时场景的雕塑作品等,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过去,回望历史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帮助他们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自觉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反历史虚无虚无主义的铁证,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软实力支撑,是粉碎历史虚无主义谎言的强大事实证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帮助帮助广大青少年构筑历史记忆,让青少年能“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2],自觉筑起抵制错误历史观的高坝。
2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危害性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是对历史本质、规律等持疑惑、否定的态度,对历史真实与历史人物随意解释、拼接剪裁的一种历史观。主要表现为否定人类历史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违背了历史事实,遮蔽了历史本质[3],是一种消极、错误、反动的政治思潮,它包裹着“幽蔽的面纱”,消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认知,造成他们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的混乱,造成严重的危害。
2.1历史虚无主义在史学领域里的危害
历史的客观存在性是不以当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人们去正确探索和认知。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故意歪曲历史事实,随心所欲地虚构、裁剪历史,随意假设历史。在历史领域里,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古代史的虚无,主要虚无五千年中华文明。[4]历史虚无主义提出所谓“中国文明西来说”观点,两本谈论三星堆文化的书,是虚无中国古代史的典型标本[5],以此来虚无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文明的起源。[6]还有20世纪80年代喧嚣一时的“河殇”也有类似倾向。二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虚无。首先,虚无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线。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来临。历史虚无主义提出了所谓“侵略有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反侵略战争,以支流掩盖主线,认为“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再次,就是否定革命、颂扬改良,认为革命是“破坏性力量”,另一方面却对资本主义的改良赞不绝口;还有,就是对近代一些人物进行翻案和重评,他们对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毛泽东等进行贬损和否定;把慈禧、琦善、袁世凯、汪精卫等人物则极力加以美化和肯定,说成“悲剧英雄”。[7]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顾历史事实,凭自己的意愿去颠倒是非,妄图去掩盖事实史真相,歪曲客观历史进程,企图遮蔽历史事物的本质,以假象或谎言混淆是非,任意粉饰历史,把历史看作是可以随意装扮的“小姑娘”,造成历史真相的混乱,以此来虚无青少年的历史观,以达到其不可告人政治目的,其实质上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但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的”[9],也虚无不了。
2.2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领域里的危害
歷史虚无主义在政治领域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否定新中国的历史和否定中国共产党。首先,虚无新中国的历史,主要是虚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正义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步性,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再次,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否定甚至抹黑丑化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他们采用割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去研究历史,对完整的历史进程任意拆解、拼凑甚至恶意改变、虚无历史事实,以此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误导青少年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造成部分青少年政治观的模糊。
2.3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领域里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根植于唯心史观的社会思潮,已经广泛渗透于同人们精神生活紧密相关的文艺领域。而渗透于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客观历史规律、否定历史事实,通过随意对历史进行更改和评判杜撰历史故事,竭力夸大所讲述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否定我们党和事业,追求戏说历史的“吸睛”效果。严重扭曲着人们的正确历史认知,消解主流价值认同,具有极大危害性。历史虚无主义内嵌于现代化和虚拟化相互交织的进程中,诱致青少年丧失追求理想的精神内力。而“价值是有效力的东西”[10],一旦个人精神生活空洞、心灵空虚,就会陷入价值观的迷惘与错乱。
3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
3.1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与信念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以真实的地方情境为支撑,能为教育主、客体创设身临其境的“现实感”与近在咫尺的“亲和力”。历史景点承载的那些历史时期,那些英勇事件,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向外传达着其所在地域所独有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正如习近平所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1]
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体会活动中,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受到我们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地域特色文化资源里承载的这些精神是鲜活教材和生动范例,青少年可以在生动的历史事件中得到熏陶、启迪与教育。用这些活灵活现的历史传承下来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来感染青少年,帮助青少年获得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产生改造自我的原动力。“只有当受教育者理解和感悟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他们内心中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2],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会不断强化自身的精神动力,自觉地将爱家、爱党、爱国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坚持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构筑共属一体的精神家园,铸就新的道德身躯,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培育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阵地和宝贵资源,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
3.2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3]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积淀和记录着古人智慧的劳动结晶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展现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无论是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蕴含着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在那些时局动荡、变化莫测的年代,那些每一位为中国革命而献身的烈士就像黑暗中的一速光芒,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带来希望之光。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定。烈士们为了我们的今天美好生活而奋战沙场,血殷黄沙。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康生活。人们或者去瞻仰革命先烈曾经战斗过的旧址,或去参加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践过程中,走近历史,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战争是残酷的,它让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亲人分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更因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国家为难时刻,能挺身而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内涵是我们民族及其珍贵的财富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不断汲取的新鲜养分,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温暖的国家怀抱里的力量,勇于挑战,努力拼搏的精神食粮。使爱国主义情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抵御特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地域特征,同时也具有民族的特征,更有着一段时期一些历史事件所独有的内涵,力争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4]
3.3引领正确的社会思潮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呈现出大发展的新格局。但同时随着对外交流和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社会思潮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局面,人们的道德观念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出现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因而青少年思想道道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严峻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一些人很容易过分地去计较个人名利、追求个人利益,产生“重物质而轻精神”状况,迷失的信仰,忘了初心,社会责任感淡化,容易受到其他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意识淡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优秀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对优秀人格的培养恰好可以对这些负面影响起到理想的引航作用,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也是青少年思想道道教育的必然要求。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这是应对新时期环境变化的挑战,也是青少年特点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阶段的需要,也是满足青少年精神新需求的需要。面临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我们必须加强引导青少年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站位,理性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背后所真正隐藏的价值观本质,青少年正处于孕穗拔节时期,引导好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在心灵深处种下真善美的
种子,培养青少从小就心怀祖国和人民的家国情怀,培养青少年树牢“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在学习、生活中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与时代内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并内化于我们每个一个大学生的心中。从而自觉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以铁的事实让历史虚无主义没有立足之地。
小结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思想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和内核,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要宣传需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历史的发展,跟上历史的步伐。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自身的思想觉悟与爱国情怀,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近代发展的不易,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卢昌文,石红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实现[J].高教论坛,2019(02):38-42.
[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
[3]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57.
[4]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9):12-13,16.
[5]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6]崔文华.河殇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76.
[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35:122.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8.
[9]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33.
[10]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31.
[11]习近平.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N].人民日报,2013-07-13(1).
[12]李景山,张雪,王勤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05):81-83.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1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JDSZ3014)。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 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