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功能及实现路径的研究

2020-12-09 05:42殷越
山东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大数据时代功能

殷越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志愿服务的形成与发展,这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目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有效地推动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增加以及志愿活动的有效性,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且,目前的志愿者大多由青年群体所构成,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容易影响到志愿服务的预期效果。因此,则需要我们探寻一条有效实施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途径。文章主要探究了大数据时代下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含义以及相关要求,且分析了其目前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阻碍性因素,进而阐述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功能;实现路径

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普及,受此影响,志愿服务网络化便随之产生,有效地增强了志愿活动的实施成效。201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所制定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指出:应当不断地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方式,促使其与互联网更为紧密地结合,以更好地推动大数据时代下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内涵与要求

(一)以线上线下联动为基础:青年网络志愿服务概念界定

目前,“青年”一词的含义仍有争议。此文章将其定义为15到34周岁之间的群体。网络志愿服务是以互联网为背景所形成的,其主要的含义为下列两不同方面:

1.基于线上层面: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以及机制,经由网络来组织实施志愿活动。其包含了众多的形式:例如线上及线下召集,线上及线下活动等,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来合理地规划网络资源,增强线上服务的有效性,重视线上平台的科学运作,促使网络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

2.基于线下层面

可将其理解成组织形式与层级模式的网络化,即组织网络的宏观管理。党中央已召开数次会议,会议多次提出社会各界应关注并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科学有效地激励民众积极地参与其中,所开展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并且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需要相结合,满足社会与广大民众的真实需求。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广大民众、市场、以及政府部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 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网络志愿服务特征阐述

由于大数据日渐走向方法、工具和技术的发展道路,这让大数据开始演变为一种时代背景,并逐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论思维之一,基于如此的宏观背景之下,让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具备了下述几点特征:服务活动的爱国性、公益性;服务空间的广泛性;服务时间的长效性;组织的自主独立性;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服务成本的廉价性;参与主体的全民参与性;从网络化发展历程上看,又将凸显出新的特征,既有创新化的技术项目,又有社会化的网络志愿服务参与,然而因起步发展的过晚,当之社会影响力度稍有不足,这让社会公众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过高的网络环境管理难度、堵塞的组织交流、不固定的管理人员、松散的公益机构等特征。

(三)以网络传播特性为切入:网络志愿服务功能探析

“线上网络运营”具备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优化性、共享性的资源组合;其二是广泛性、时效性、超时空性的沟通;其三是开放性、交互性和快捷性的信息传播。“线下网络管理”具备的优势同样有三方面:其一是提升效率、激励组织、明确职责的网络化组织形式;其二是优化互补、优化业缘的合作组织与多边联系;其三是灵活性、可渗透性的无边界化组织等。网络具备的优越性正是网络志愿服务功能的源头。当网络志愿服务是以网络传播的特性为切入时,其发挥的效果不仅有助于青年志愿者的发展与交流的强化,而且还能达到“谐的需要与相互关系”,同时对组织分散信息资源的整合也有着巨大帮助,可在志愿者组织价值与潜能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青年志愿者服务具备的效果。

二、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综合改革成效

基于青年用户群体与大数据信息化日渐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将以“互联网+”为核心思想,进一步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网络化的发展步伐。本文以海南等地区的青年志愿服务为研究对象,对之改革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并掌握其未来发展走势。

(一)着眼“协同度”,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线上线下组织网络体系

第一,日渐规范的网络注册化管理。志愿海南网于2009年正式上线,同年涌入了许许多多的志愿服务参与,这让政府方面更加大力的进行网络模块的完善,如网上记录志愿时长、网络志愿者招募、网上志愿者注册等等,随着志愿海南网的不断完善,海南省志愿服务的管理与宣传得到进一步提升。2009年,海南省在以“志愿海南网”为牵引的前提下,通过“志愿汇App程序”和“志愿海南微信公众号”打造了一个新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即“一网一号一程序”。第二,逐步完善的层级化管理。海南省先后建立了多个公益性志愿组织,如省义工互助协会、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省志愿者协会等,并于全省建立了以协会为核心、以工作为指导、以志愿组织为主要力量的服务体系,打造了“市-镇(街)-社区”一体化的新格局。2005年,海南省又开展了志愿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将“有档案台账、有工作机制、有服务项目、有服務队伍、有服务人员、有明显标识”作为层级化管理的重要标准,以此来确保志愿活动的常态化和定时定点开展。

(二)注重“规范度”,健全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2009年,海南政府推出了《海南省志愿服务条例》,这一条例的出现代表了海南志愿服务正式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14年,党中央颁布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2017年2月,共青团中央又提出了“完善志愿组织制度建设体系、建立跨界思维、发挥互联网功能。”海南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职员服务长效机制的强化,以志愿服务资源、项目、制度和组织的强化,来确保各类激励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构建,进而实现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的大力推动。海南省非常注重志愿者业务骨干和组织负责人的能力提升,故而颁发了《关于做好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的通知》,以此来建立第一批志愿服务讲师团,并在海南志愿服务平台中开建了“在线课堂”,以之省公众号为基础,通过“志愿快讯”和“志愿课堂”来实现线上线下的规范化管理培训目标。除此之外,浙江颁布的新居民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让广大居民的参与情况都能归入到新的居民积分系统之中,这让青年网络职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增强“专业度”,打造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随着海南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管理的不断强化,海南开始“以项目稳定人心、以项目推动宣传、以项目树立形象”为目标,让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更好的运用新媒体宣传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行志愿服务,并以此来打造出多项品牌化项目,如赛事活动、法律援助、扶危济困、中西部计划等。2019年,海南又建立了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平台的注册志愿者多达101万人,其中包括了青年注册群体、共青团员和机关党员干部等。通过将手机客户端与网站相结合的方式将“最后一公里”打通,并做到基层积极学习“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等内容。三亚地区在2020年防控疫情期间采用的“线上线下”“多帮一”和“一对一”等多种帮扶方式为140多名员援鄂医务和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500多次的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和血液辅导等服务,有效打造了多种网络志愿服务工作项目。

三、青年网络志愿服务面临发展阻碍

整体来看,青年网络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因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发展产生了阻碍,具体可以将其归纳为下述几点。

其一,稳定性阻碍:志愿服务群体忽视了维持志愿者关系和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动上。目前,群主组织管理成为了发展网络志愿服务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发展和管理方式对其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会产生明显制约,最终导致其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相比于其他组织而言,该组织从事的各项活动属于非盈利性行为,虽然其中的志愿者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较强,但是好奇心也较为浓烈,因此阻碍了队伍的稳定性。

其二,虚拟性阻碍:目前,网络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并不理想,政府对共青团领导下的组织过于重视,这种行为容易造成管理组织和官方志愿者无法畅通沟通和交流。不仅如此,现实活动取得的效果和虚拟活动过程方面也难以实现现实和虚拟的统一性,因此容易为持续性开展活动、专业提供服务以及活动内容真实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其三,融合性阻碍:在内容、服务项目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内容内涵不足、服务项目不丰富和技术创新性不足等。在网络技术、志愿者自身知识体系和培训机会等因素的制约下,开展的活动以常规性活动为主,此类活动对服务技术并无过高的要求,但是创新性融合线上线下却存在一定难度,对有效开展各项目也产生一定制约,最终对塑造项目品牌产生影响。

四、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功能实现的对策建议

(一)顶层设计:强化网络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各层面的监督机制与服务管理機制等应不断健全,通过合法监督和强化相关机制的规范性与真实性的方式,来提高各个项目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表彰评选范围也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拓展,通过不定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络志愿服务的表彰机制与服务考核,为强化专业化水准,也可以提供适当的资金与资源扶助,为健康发展志愿服务网络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功能发挥:加强网络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在建设网络志愿服务队伍期间,可以选择将注册志愿者与网络化相结合的方式,或选择建设专门的招募平台来满足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创建人员资料储备库记录志愿者和网络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为其后续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网络志愿服务活动领袖的培育力度也应适当增强,可以选择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发起人作为主要负责人;此外,为加快志愿者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尽快投入工作中,还要创建相应的培训平台,通过规范培训管理和完善培训内容等方式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在培训中将其潜能激发出来,这样取得的服务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三)资源整合:拓宽网络志愿服务资金渠道

若要有效丰富服务资金渠道,实现健康、有序和深层粗发展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目的,在有效利用资源和强化组织公信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将市场化机制引入其中,并适当增加政府对服务的购买力度。在具体贯彻落实期间,要做到阳光化建设“三公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通过公开群众监督方式、资金使用渠道和账务的方式来强化组织公信力,这样才能得到社会支持,融资渠道也会得到拓宽。

(四)路径探索:加强网络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探索在对象上动员:针对动员范围过于局限这一问题,在积极建设平台将相关资源价值充分利用起来的同时,还要做到加强对志愿服务职业的发展和推广力度,以便于将有识青年之士调动起来,在具体实施期间,可以通过将动机与需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探索在实操上动员:在此过程中应意识到,传统动员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关注、发动和力度不足等问题,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信息化与大数据和志愿服务交流不足成为了主要矛盾之一,因此若要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将加强宣传力度期间,还要注意下述两点:其一,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并向“开门服务”方向转变,这样与群众需求更为相符,进而取得强化服务效果和健全服务质量的效果;其二,将传统媒体价值利用起来,同时做到积极宣传网络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为正.网络化管理及其对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4):120-122.

[2]曹锡康.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综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12-115.

[3]瞿林云,江桐桦,陈补腾.浅析网络志愿服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长效服务机制建设[J].才智,2016(16):260-261.

[4]徐袆飞,李彩香,姜香美.计划行为理论(TPB)在志愿服务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102-104.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大数据时代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