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核心就在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而党的制度建设就是这种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组织制度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其中《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以及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关于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是高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和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是培养青年的地方,更是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最主要阵地,而目前在校的青年,正是2050年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基层党的建设关乎党的百年奋斗事业的接班问题,所以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应该是被摆在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
一、沧海横流显砥柱——党的领导制度为高校党建的政治性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领导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性要求提出,把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这对于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其中“党政军民学”的“学”指向一部分就是“学校与学生”,而高等学校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过程中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最关键的部分,高等学校在读青年学生就是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少数。
二、固本培元筑根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高校党建的实践性要求
1939年10日,毛泽东同志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路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党的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是特显了它突出的政治地位和战略性意义。
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主要抓手是党支部,也就是支部建设,重点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主要工作为基层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而党支部的制度建设贯穿以上各个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实效性的组织生活制度。但是再好的“制度”如果只是停留在纸上,贴在墙上也是空谈,也是给别人看的形式主义,而在高校基层党的制度建设实践中存在制度失灵,制度空转的现象。制度落实要严明责任,基层党支部在履行职责,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严”和“责”。学院党总支在以上党建组织生活制度过程中要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在高校基层党支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组织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解决党的思想领导,党员入心入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九层之台累硕土——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为高校党建的人民性要求
民主集中制度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党内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党内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必须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同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度。
高校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依靠的是基层群众、非党人士、青年教工党员、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全体的院系学生,基层支部的组成也是来自一线教师、学生、院系行政人员等,而一个支部党的建设成果也是关乎一个学院的发展,最终的党建成果也是体现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等方面,也是支部成員和支部外群众去共享。所以说要发挥好民主集中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出党支部的蓬勃活力,从而迸发出强劲的战斗力,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为高校基层党建的人民性要求。
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被放置于党的建设的总纲和全局化的高度。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的制度建设完全纳入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盖天下之大事,不难以立法,而难于立法之必行”。而高校基层党的制度建设从全局出发,就是党的制度建设在基层的落脚点,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高校基层党组织必将夯实管党治党的制度建设基础,贯彻落实好党的制度政治性要求,不断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