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剧增,并且出现了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群众文化事业亟须发展创新。本文试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亟须创新的重点、创新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 发展 创新
一、引言
群众文化事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文化宣传、品格提升、修养身心、加强交流、促进团结等,这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对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剧增,并且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创新迫在眉睫。
二、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阶段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
一是从群众的参与度来看,参与人数增幅很大,并且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得更加迫切和强烈,参与人数、类别和年龄结构等更加全面;二是群众的审美及欣赏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在文化审美上开始呈现多元化;三是群众文化在服务能力上有了面和度、质和量的双重提升,建立健全了群众文化服务的体系,实现了对社会的文化覆盖,在立足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由行业化、部门化转向社区化
行业化和部门化的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向纵深发展,对群众文化部门的依赖减弱,但是联系加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文化更加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社区已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城区和农村实现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同步繁荣
全域城市化战略使发展空间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群众文化格局的调整。现阶段经济的整体进步、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科技化、文化消费的普及化,正逐步缩小文化的城乡差距,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一轮的文物普查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化理念形成,实现了新时期城乡群众文化同步发展的特点。
三、群众文化事业亟须创新的重点
(一)提升群众文化服务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群众文化服务模式被打破或者调整,相对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财政对群众文化的投入显得不足。在人员编制、服务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较弱。文化场地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已不能适合现实需要;真正用于开展活动的经费不足,人头经费捉襟见肘;在群众文化作品创作上,由于队伍少、经费支持少,相对表现为作品少、精品更少。
(二)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服务资源相对减弱。如原来的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文化服务机构,其职能因改革而减弱;社区群众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整体还在呈现出无序、自然、自发的状态,硬件、软件两者都急需进行合理的分配布局。群众文化的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甚至有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已有设施没有做到善加利用。
(三)完善群众文化服务队伍结构
群众文化事业和其他行业不同,对人员的组织、协调、专业技能、服务能力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群众文化队伍的老年化现象非常严重,相对来说,年轻人员很少,没有形成梯队结构。同时,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人员缺乏。现在的队伍中,文化的理论研究、知识的立体结构上有一定不足,由于现在知识更新快,群众文化的信息化提速已经远远落后于群众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群体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且多数为离退休老同志,活动的目的也以健身为主,年轻人、上班族、学生很少。
(四)创收化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了进行公益性的投入,有些创收可以形成项目,比如:可以成立服装艺术工作室,形成从创意到设计,从制作到出租一条龙服务链。通常一支表演队如果要参加一些大型演出和比赛,演出服装和道具的制作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把这些服装和道具的加工制作发展起来,既减少了这些队伍人员的支出,又省去了采购的环节,对于临时需要演出服的单位还可以提供租赁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收入。书画的装裱、加工、制作等都有挖掘的潜力,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应该积极引导和加以扶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使之发展壮大。群众文化走项目之路是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四、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创新的策略
(一)形成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机制
1.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服务机构
群众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信息发达、文化多元、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作用重大,我们必须在创新思路的指导下,在农村和社区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机构,这是重中之重,阵地建设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力保障,是一切活动和创新的基础。
2.建立健全新的群众文化评价体系
应建立健全新的群众文化评价体系,使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价值达到最大化。在群众文化评价体系中,应包含人、财、物等具体的考评办法,在投入、产出上分门别类,实施量化考核。引入问责制、淘汰制、否决制、奖励制等一系列制度,还要考核服务的满意度、创新度,然后实施奖惩。
3.探索引入群众文化项目招投标制度
现行的群众文化项目中,除了普及意义的项目外,还有一部分是重点拓展出来的项目,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建设,这样容易形成资源的利用不一致,或是有资产闲置、资金效益发挥欠佳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可探索引入群眾文化项目招投标制度,包括文化产品的创新、制作及演出、基础建设、文化交流项目等,形成竞争,从而实现群众文化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二)开创群众文化事业投入新渠道
投入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的最终产出结果是无形的社会效益,因此,必须保证财政的投入基础。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文化需求表现得更加明显,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以保障群众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要出台群众文化发展的投入考评办法,制定群众文化投入的政策,逐步设立群众文化发展、奖励、补助等基金。大力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对可以市场化的项目、机构、人员,都可以开发利用,广泛吸纳民间资本,进一步壮大和搞活。
(三)建设高素质的新型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创新最根本的因素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群众文化队伍中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水平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应设立相关工作机构,开展群众文化研究活动,并在工作实际中广泛运用研究成果,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交流锻炼。基于群众文化活动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可以尝试在一些区域进行人员的流动或交流,从而带来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实现平衡发展。
(四)充分利用高科技新手段
现阶段群众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与信息化、数字化的同步。一是要实现群众文化组织手段网络化、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交流、组织的高效;二是群众文化资源数据化,包括项目、人员、节目等实现数据化,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逐步建立起群众文化各个门类的数据库,最终达到“鼠标一点通”;三是大力开展“网上群众文化”活动。编制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数据,公开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信息,开发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软件产品,开设群众文化论坛,培训群众文化网络活动团队,甚至还可以结合动漫产业,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群众文化活动。
(五)建立群众文化事业的新模式
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好六个结合。一是要搞好和民间文化活动结合,包括社区的、农村的民间文艺活动,群众文化机构要主动参与,加强指导,充分合理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二是要搞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的结合。三是要搞好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结合。两项建设在文化方面都有要求,結合得好,就是推进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实现整体的推进。四是要搞好和产业发展结合,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文化与旅游的“联姻”,是一种双赢的结果,文化推进旅游的发展,旅游成为文化的成长土壤,为文旅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五是要搞好和各类文艺评奖、展、赛活动的结合。要树立参赛参展也是抓活动的观念,尤其还要注意参展、参演作品的利用率,为群众更多地提供文化享受或文化消费。六是要搞好和节庆文化活动的结合。现在节庆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群众文化部门要主动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民间文化资源,形成合力,以较少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文化效益。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群众文化事业在社会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远.文化视野下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研究[J].中国报业,2017(19):72-73.
[2]文继芬.关于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7,30(12):462.
[3]霍小峰.新时期下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探索[J].文化产业,2018(03):51-52.
(作者简介:李彩霞,女,本科,大连市中山区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务中心,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蔡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