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芽根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即使广大语文教师都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但有的教师因受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还沿用落后的作文教学方法。小学生在写作时,普遍存在着写作兴趣缺乏、内容空洞、语言枯燥无味等问题。为适应新时代小学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这样教:先出示一个作文题,然后在黑板上写几点要求,或者读几篇范文,就让学生开始写作。对作文教学中的学习设计,作文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及如何指导学生审题、选材等涉及较少。另外,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浅,见识有限,不懂得如何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由于阅读量较小,缺乏积累,导致写作方法单一,写作技能更谈不上。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兴趣冷淡,内容空洞,语言枯燥无味。
二、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引导观察,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有源头。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生活,这样才能丰富写作素材。例如,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安全教育活动,以及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优美的四季风光,春日河边看柳,夏日田头赏莲,秋天观赏红叶,冬日欣赏雪景;观看农民爷爷春播希望、夏洒汗水、秋收硕果、冬日悠闲的生活场景;留心小鸡啄食、黄牛吃草、鱼儿游戏、燕子飞翔的画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时要展开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日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积累生活的素材。
只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才能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做到言之有物,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飞跃。
(二)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刚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写作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写作兴趣。多鼓励、少批评,降低训练难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写作评价方面,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其不足的地方,要采用委婉的话指出。例如,“用词不当”可以换成“这个地方可以换个词语”,“语句不通”可以说成“这句话尽可能试着换一种说法”,“内容简单”可以换成“添加描写,让人物形象具体些”。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增加了。另外,教师可以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提出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再对学生表达的内容做简要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胆小、内向的学生进行鼓励。最后,让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再用文字书写出来。
(三)加强指导,教授方法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教师在让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要再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借鉴和仿写。有些课文语言生动,修辞手法运用得非常好;有些课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描写得很出色;还有的课文在选择和组织材料方面独具特色。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教学生学会列提纲,同时从审题、写作要点、选材、写法等方面指导学生写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作文教学困境,就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不断探索作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临江府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