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2020-12-09 05:25杨国华郑中伟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必要性课程思政

杨国华 郑中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高校座谈会上谈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针对当前课程思政的现状,笔者提出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做法: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找好支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找准结合点;注重养成教育,把握落脚点;改革考评方式,细化考核点。

关键词:课程思政;必要性;具体做法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员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尝试,其中以几所高校的试点最为典型。江西师范大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江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方案》,抓好思政“金课”建设,推进《中国古代史》《国际市场营销》等12门专业课程和《网络文学与文化》等8门通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西北工业大学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举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主题沙龙活动;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聚焦“课程思政”,从课堂内辐射延伸到课堂外等。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课程”加“思政”的机械组合。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合力”,依托于专业课堂的平台,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壁垒,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并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以达到共同促进的成效。“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堂,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

所谓的“课程思政”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把立德树人的观念贯彻到学校所有课程中去,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二、推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学中的各个层面,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程思政”是现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实施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放在了首要位置,强调所有的课程都要肩负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作用,既是贯彻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必须要打牢思想建设这一根基,树立“全方位、全课程”的大思政观,真正把“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但当前一些高校存在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的现象,迫切需要其他课程也融入“课程思政”,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青少年不仅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但同时也看到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也在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缺乏一定的甄别能力,需要依靠高校及其教师给予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过去仅仅依赖思政课教师的力量的局面必须改变,每一位教师都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力军,要切实做好价值引领作用。学生只有具有正确的三观,才能抵御各种诱惑,辨别是非,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国家、民族、社会做出贡献。

三、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找好支点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學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每门专业课程要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有:(1)专业创始人或重要贡献者;(2)中国最早的技术应用;(3)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历史性事件;(4)现在该领域的领军人物;(5)技术应用的影响;(6)未来发展态势;(7)习主席关于海军、科学技术的相关论述)。

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二)“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找准结合点

每门课程教学内容可分成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三部分,前者主要侧重专业知识,后者主要侧重价值引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在于技术与知识的传授和综合应用,隶属于“工具理性”层面。价值引领课程重视论道,突出对是非的辨别和价值的认同,隶属于“价值理性”层面。

价值引领主要包括:(1)人文关怀的视野来关照科技的发展与运用;(2)科学思维方法;(3)工匠精神的养成;(4)家国情怀的塑造;(5)团队精神;(6)工作作风)。

要找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合力,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独奏的局面。

(三)注重养成教育,把握落脚点

“课程思政”强调“课程建构精神”是为了从精神层面寻求课程育人意义之维的理解:无论怎样的知识传授和精神建构,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教育对象的思想感悟与自觉践行上,这是课程思政的落脚点,也是课程思政的最高目标,无论课程思政怎么开展,都不能脱离这个目标,为此,教员要发挥自身的传道者先行道的作用,“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4],要在学员成长过程中践行“六个下功夫”,教员要通过课间休息、课外交流、日常交往、专业实习等深入了解学员的家庭情况、个人学习生活困惑、情感状态、意识倾向等现实思想状况,给予学员真诚的关怀与鼓励,注意学员养成教育,帮助学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陪伴学员渡过思想的低谷,引导学员关心家人朋友,关心社会国家,向上向善,达到滋养心灵、塑造行为的效果。

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1)坚定理想信念(2)爱国主义情怀(3)品德修养(4)知识见识(5)奋斗精神(6)综合素质(7)实验环境)。

要注重课上课下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发挥教员的人格魅力。

(四)改革考评方式,细化考核点

改变以知识考核为重点的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核学员对专业课程学习后的价值判断、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评必须有一定的思政考核成分,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性考核。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考核不仅要考核学员在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中“知道了什么”,更要考核学员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了什么”,进而有理由确信学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會做一些什么”。“对所有学员的评价,既要看他是否有应用理论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在生活实践中采取正确行为的行动力”。

改变以往高校专业课的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性质加大对学员平时的考核力度,对学员平时考核的项目包括且不限于出勤率、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及质量、案例分析的广度及深度、在被引入课堂的真实工作过程的表现等。如果学员学习专业课是在实习实训阶段或顶岗实习阶段,对学员的考核不能仅凭一张实训单位的“鉴定表”定优劣,而要根据学员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指导老师评价等方式评定学员的实习成绩(其中实习日记要求学员根据每天实习的内容、感想和收获来完成);实习报告要体现反映学员在整个实习期间的见闻和感想;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不是仅定性的结论,而是包括学员实习期间遵守时间、勤学好问、积极主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情况项目的形成性报告。

设计对学员平时考核的具体内容时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纳入讲授考核范围;在考核的具体指标上不应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还应触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除了常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外,考核内容还应融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素养。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专业课教育就是要“使核心价值观浸润和专业知识传授同频共振,学员不仅要专业成才而且要精神成人”。加大思政分数在相应专业课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要向所有学员传达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学习的价值意义”在于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获得”而不是终结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来的分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猜你喜欢
必要性课程思政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