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京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2019年9月上线文章“The Third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Ⅲ)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design,rationale and basel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完成。作者在文中介绍了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The Third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Ⅲ)的研究方案和登记患者的基线特征。
CNSR-Ⅲ是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基于缺血性卒中和TIA住院患者的登记研究,自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22个省、4个直辖市的201家医院连续招募了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通过面对面访谈,前瞻性地使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收集临床数据,随访患者3个月、6个月及1~5年的临床结局。该登记共计入组15 166例患者,其中31.7%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2.2±11.3岁。与CNSR-Ⅰ和CNSR-Ⅱ比较,除了描述当前我国疾病负担及关键绩效指标的质控现状外,CNSR-Ⅲ最大的特点在于收集了患者完整的MRI影像学信息、颅内外动脉评估、心脏的结构和节律评估以及血液样本信息等,从而可以探索既往卒中登记中无法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CNSR-Ⅲ未来将回答卒中领域哪些仍悬而未决的问题呢?总结为如下几方面:
(1)建立基于影像标志物的缺血性卒中和TIA风险预测模型。
目前,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和TIA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强调个体化的医疗现状,而随着MRI技术的普及,影像标志物愈发体现出对于卒中复发预测的价值,因此建立基于危险因素及影像标志物的风险预测模型成为CNSR-Ⅲ登记研究的重中之重。
(2)探讨TIA和轻型卒中“组织学”和“时间”定义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TIA有“组织学”和“时间”定义两种方式,而最新的牛津血管研究(Oxford Vascular Study,OXVASC)提示轻型卒中有同样的两种定义方式。目前,两种定义的使用仍存在争议,“组织学”定义可以更好地预测临床预后。因此,目前已出现使用“组织学”定义来替代“时间”定义的趋势。然而,目前尚不明确两种定义的联合使用对TIA和轻型卒中患者的预测价值是否存在差异。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TIA和轻型卒中的“时间”定义真的没有预测价值吗?CNSR-Ⅲ登记研究的TIA和轻型卒中队列将揭晓答案。
(3)探讨卒中病因分型的中心化评估对卒中临床预后及治疗的影响。
卒中病因分型目前是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和治疗的主要依据。然而,各种病因分型(TOAST、ASCO、CISS)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治疗的影响尚不明确,且各分型均为医院自行评价,评估一致性不得而知。CNSR-Ⅲ队列利用完整的辅助检查信息对所有患者的病因分型进行中心化评估,将对中心化判读与个体判读的差异进行比较,逐一回答上述问题。
(4)探索隐源性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对卒中复发的影响。
隐源性卒中至今仍是卒中治疗的盲区,目前国际上更倾向于心源性栓塞是其主要病因,但是两大针对隐源性脑栓塞的口服抗凝剂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治疗方案不当还是病因寻找错误?CNSR-Ⅲ将探索国人隐源性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对卒中复发的影响,从而为未来隐源性卒中的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5)探索新型卒中生物标记物、卒中相关基因与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
此外,CNSR-Ⅲ登记研究收集了1万例以上患者的血液标本,将对新型卒中预测生物标志物、卒中相关基因与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索。
总之,CNSR-Ⅲ研究已近尾声,其完整的临床、影像、炎症因子及基因信息能否真正解决困扰脑血管病医师多年的临床及科研问题,为广大卒中患者带来真实的获益,并推进我国卒中诊疗科研水平?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