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宇,刘长兵,张翰林,张智鹏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6)
“绿色港口”是在生产运营和服务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综合采取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达到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要求的港口及码头[1-2]。绿色港口的评价与认证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全球范围内的航运发达地区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先后创建了多种绿色港口评价体系,其中国际认可度较高为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EcoPor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简称EcoPorts)、北美绿色航运计划(Gree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gram,简称GMEP)和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reen Port Award System,简称GPAS)等3种绿色港口评价(认证)体系。中国的绿色港口评价体系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为核心文件,目前处于建设完善阶段。包括EcoPorts、GMEP 和GPAS在内的发达国家绿色港口评价(认证)体系建设的经验,对中国绿色港口评价(认证)体系的建设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岸线等资源紧缺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任务更加繁重,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绿色水运长效机制的要求,借鉴北美开展绿色海运认证、欧洲开展生态港认证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启动了包括研究编制《绿色港口评价标准》(JTST105-4-2013)在内的中国绿色港口评价体系建设工作[3]。
《绿色港口评价标准》完成编制工作后,于2013年4月发布,同年6月实施。中国港口协会依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于2015年4月启动了中国绿色港口等级评价工作。港口协会于2015年4月组建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评审委员会,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研究制定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试点规范性文件汇编》并在会员单位内发布。2020年5月,《绿色港口评价标准》修订为《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重新发布,并于2020年7月开始实施。以《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为核心的系列规范性文件搭建形成中国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的框架。
表1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评价项目、内容和指标Tab.1 Evaluation handbook of green port grade(JTST105-4-2020)Evaluation items, contents and indicators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确定的评价项目、内容和指标见表1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中设置了“理念”、“行动”、“管理”和“效果”4 类评价项目,每类评价项目下设有1~2项评价内容,总计7项评价内容;每项评价内容下设有2~4个评价指标,共计18个评价指标(见表1)。
目前中国的绿色港口等级评价工作由中国港口协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流程参见图1。
图1 中国绿色港口等级评价工作流程图Fig.1 Work flow chart of China Green Port rating system
中国绿色港口等级评价重点针对生产用码头。截至2020年6月,已有包括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煤三期码头、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第七港务分公司煤四期及扩容码头、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港务分公司煤炭码头、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一期)、大连港矿石码头、蛇口集装箱码头在内的多家港口企业被授予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称号。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reen Port Award System)是由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ec Port Services Network,简称APSN)制定的一个针对亚太港口的绿色港口评估机制。APSN一直致力于推动亚太港口的绿色发展,GPAS是其亚太地区绿色港口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表2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评价体系评估指标及权重Tab.2 Evaluation index and weight of Green Port Award System
APSN在制定GPAS时借鉴了欧洲生态港和北美绿色港的绿色港口评价体系,但GPAS同这两个体系的标准又不尽相同,APSN结合亚太地区港航的实际情况对评价内容和指标等做了针对性调整。APSN从2011年起开始制定GPAS实施方案,先后于2014年、2015年开展了两次试运行,完成实施计划、组建专家库等相关工作后,2016年GPAS正式实施。任何在过去2年及以上的时间段内,在绿色港口建设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的港口(港航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可以申请加入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4]。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的评价体系,重点关注申请单位建设绿色港口的承诺和意愿、行动和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率效果等3个领域,表2为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的绿色港口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参见图2。
图2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绿色港口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图Fig.2 Work flow chart of Green Port Award System
GPAS的目标是促进和激励亚太港口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亚太港口提供全面、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绿色港口发展指南,搭建进行绿色港口最佳实践的国际交流平台。对于参与其中的港口,GPAS将起到增强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升级可持续发展战略、协助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塑造国际品牌与知名度、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作用。
GAPS评价(认证)重点针对亚太区域的港口企业。自2016年GPAS正式启动,先后有来自9个经济体的30个港口获得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认可。
表3 北美绿色航运计划(GMEP)评价体系评估指标Tab.3 Evaluation index of Gree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gram
表4 北美绿色航运计划评价水平分级Tab.4 Grading of evaluation level of Gree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gram
2007年由美国和加拿大的航运公司发起成立的北美绿色航运协会(Green Marine,简称GM)创建了北美绿色航运计划(Gree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gram),GMEP体系提供了一个减少航运业对环境影响的框架,该项目的参与者需要针对特定环境评价指标,保持逐年改进的状态,以保持绿色港口认证许可状态。GMEP认证参与港口需要完成年度自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不同水平分级(1~5级),GM每两年对参与GMEP项目的港口开展一次核查认证,以确保认证结果严格规范,每年都会公布认证结果以保证透明公开。GM得到由环保组织和政府机构组织搭建的多元化网络的支持,从而顺利推进GMEP实施[5]。
绿色航运计划对不同类型的航运企业开展认证的关注重点不同,具体见表3,针对表3中的评价指标,企业每年自查评估后确定不同的水平等级见表4[5-6]。
北美绿色航运计划的绿色港口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参见图3。
GMEP评价(认证)以北美地区的港口为主。截至2013年10月,北美绿色航运计划(Green Marine)共有189个成员,其中74个成员通过了绿色航运认证。
1993年成立的欧洲海港组织(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简称ESPO)将绿色低碳港口纳入其主要推动项目,为让港口积极主动关注环境问题和履行环境责任,特别发布一个环境实施法则,并要求所有成员国签署,继而成立专门检查环境政策和实施方式的委员会。各个签署的成员国也草拟和执行各自的环境计划,并且成为其他成员国的参考。该欧洲生态港项目得到欧盟委员会理事会资助,项目预算大约41亿欧元,其中欧盟委员会资助27亿欧元。
图3 北美绿色航运计划(GMEP)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图Fig.3 Work flow chart of Green MarineEnvironmental Program
在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EcoPor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简称EcoPorts)形成之前,国际上的生态港口管理系统认证主要为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等3个认证体系,涵盖了港口营运的质量、环境、安全与健康,从硬体设备到人以及环境的保护层面,但这些认证体系并非专门为港口设计的机制。目前欧美地区真正具有权威性及专门用于绿色港口认证的体系,是由欧盟生态港基金会(EcoPortsFoundation,简称EPF)主导的欧洲生态港认证机制。EPF的认证机制包括两个系统:自我诊断方法(Self-DianogsisMethod,简称SDM)及港口环境审查系统(Port Environmental Review System,简称PERS),这两项系统均获得欧洲海港组织(ESPO)的支持,并得到北美航运组织的认可[7]。
表5 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Ecoports)评价体系(2018年)Tab.5 Evaluating indicator of EcoPort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2018)
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的关注重点随着全球环保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例如2016年的10项关注重点依次为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噪声、社区影响、港口固体废物、船舶废物、土地开发等港口发展资源、水环境质量、粉尘和疏浚影响,2018年度的10项关注重点更新为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噪声、社区影响、土地开发等港口发展资源、气候变化、疏浚影响和港口固体废物。EPF2018年发布的最新评价体系参见表5[7-8]。
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的绿色港口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参见图4[7-9]。
生态港认证面向全球港口开放,申请及获得生态港认证已成为全球港口转型的指标,截至2018年全球目前已有超过90个高吞吐量的港口获得ESPO生态港的认证,包括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英国的伦敦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港以及挪威的奥斯陆港等。
国内外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的比较见表6。
图4 欧洲生态港认证体系(ESPO-Ecoports)绿色港口评价(认证)工作流程图Fig.4 Work flow chart of EcoPor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Certification)
表6 国内外绿色港口评价体系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green port evaluation system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随着国家陆续发布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中国进入到“交通强国”建设的新时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经济缓速的多重挑战。积极高质量地推行中国绿色港口建设是解决中国港口在今后较长一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关键和必由之路,而学习借鉴国际上较成熟的绿色港口评价体系和研究吸收有关先进经验是中国进行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议绿色港口评价体系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建设完善:
(1)研究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港口企业经验,绿色港口评价体系应以绿色发展为宗旨,增加生态文明和社会责任等可持续发展要素,注重更新不同时期的绿色港口发展意愿和战略选择;(2)补充完善中国现有绿色港口等级评价体系,可考虑研究增加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绿色航道、深水岸线和生态资源等评价内容和指标;(3)通过强化我国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水平,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用能体系,加强提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技术,以及跟踪对比研究已认证为四星级绿色港口的评价指标和运行指标,总结提出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指标体系,将加快推动中国的绿色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