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重庆 400000)
前列腺癌为上皮性恶性肿瘤,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病较为隐蔽,但随着肿瘤的发展癌细胞的扩散性也会增强。并且多会发生骨转移,引发骨痛、瘫痪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前列腺癌常见于老年男性,其已位列男性致死疾病第六位,且前列腺的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态势。对前列腺癌的检查与确诊时除直肠指诊、实验室血清PSA外,经直肠彩超诊断已成为其中重要指标之一,临床检测准确率甚至以高于CT检查。为检验经直肠彩超临床诊断在不同疾病所现示出特异性,我院选取收治的两组前列腺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本次研究记录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们收治的39例前列腺癌患者与同期收治疗的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按其所患疾病方法进行分组,39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组,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纳入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53.5±3.2)岁,病程0.4-2.9年,平均(1.65±0.5)年。对照组纳入患者年龄42-69岁,平均(55.5±2.8)岁,病程0.7-3.2年,平均(1.95±0.8)年。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前列腺病变大小、位置等一般资料不具备临床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未曾有放化疗治疗史;②患者无其他内分泌疾病;③患者无精神类疾病,可以正常沟通。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采用贝尔斯BLS-X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仪器扫描探头的频率调整为7.5 MHz,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弯尽量靠向胸腹部。将少量的耦合剂涂抹在l8EC4A腔内探头上,再为其戴上避孕套,避孕套外面也涂上耦合剂后缓缓将其插入患者肛门。在常规二维超声模式的探查中,先从多角度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与大小(包括前列腺的上下、左右、前后直径);再对前列腺内部的病灶进行探查,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情况做出判断。开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模式,对前列腺病灶的内部与周围的血流情况做出探查,测量并记录其内部动脉血管的内径、动脉频谱峰值、血流阻力指数(RI)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二维成像下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对称率、病灶边界清晰度、病灶回声情况与病灶的簇状钙化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所有患者的颈总动脉峰值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与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并用T时行检验。所有检验结果为时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对比。全部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39例所检测出的的对称形态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回声结节病灶、回声不均病灶与簇状钙化病灶的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所对应项目所检测出的病例数,全部数据经对比后可见,各组间数据对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研究数据详见表1。以上检测结果可见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能够检测出更多的形态异常型病灶。
2.2 两组患者病灶血流情况结对比。两组患者的Vmax与Vmin数据值相对比,研究组的血液速度大于对照组血流速度,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RI相对比,研究组的平均分(0.84±0.23)更高于对照组的(0.58±0.12)分,两组评分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病灶血流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病灶血流情况对比( )
表2 两组患者病灶血流情况对比( )
组别 n Vmax(cm/s) Vmin(cm/s) IR研究组 39 84.54±2.11 19.84±1.68 0.84±0.23对照组 39 63.71±1.74 15.28±1.21 0.58±0.12 T - 47.5641 13.7545 6.2589 P - 0.0000 0.0000 0.0000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病例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提升前列腺癌的检测准确性。彩超检测已普及的当前,应用彩超检测前列腺癌已广泛应用。特别是经直肠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着充分的视角来判断病灶的形态、大小与位置等,而且经直肠多普勒超声提高了分辨力,能更清晰的显示前列腺的细小病灶病,发现低速血流信号,为诊断前列腺癌增加了诊断信息[1]。且经直肠检查方式在检测前列腺病灶时有着一定的优势,该检查方法主要是将探头直接放置在受检者的肛门内,相较于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其不会受肠道气体、腹部脂肪、腹腔内脏器等因素干扰,且该法距离病灶更近,能够有效提高图像辨识度,获得更为全面、清晰的超声图像[2]。在直肠超声检查下,病灶因病理不同而显示出的不同形态与内部结构。
前列腺是一种性腺器官为男性所特有,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前列腺组织以及肌组织。前列腺围绕于尿道的根部位置,前列腺呈现栗子形状,大小与栗子相仿且较为扁平。由底、体、尖这三个部分以及左右前后四面组成,其中体部范围是底-尖,前面呈隆凸状而后面较为平坦,在正中间处存在一线纵沟,前列腺切迹在沟上端位置。当前列腺功能正常的时候,其底部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大小分别在3 cm、4 cm、3 cm左右,动脉血供来源是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下动脉。目前在前列腺的分区方面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以前列腺组织区别于非腺组织作为分区条件,则主要分成了中央、周缘、移行三个区域。其中,中央区占比25%,而周缘区占比达70%[3]。正常的前列腺在经直肠进行检查过程中,探头会与直肠壁相触,所以图像应显示横断面,图像清晰且呈栗子状,可分为前叶、中叶、后叶以及左右侧叶部位,其中前叶与中叶两个部位的回声相对较低,后叶以及左右侧叶的回声相对较高,所以图像边缘整齐内部会有均匀的点状回声。当进行直肠纵断面检查时,可以发现前列腺包膜的回声较为清晰整齐,内部的点状回声也分布的较为均匀[4]。
本文就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疾病进行检查,该检查方式对对各种病理分型的敏感度较高可以明确的显示病理变化部位的结节大小、形态以及病灶转移情况等,可以看出病灶是否恶化、病灶周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等[5],可以在错诊与误诊率极低的情况下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次研究选取与前列腺癌前期诊断极易混淆的前列腺增生病患与其在彩超下做出对比,在二维成像下,本次研究病例与田素美[6]的研究一致表现为前列腺不对称,癌肿成椭圆团块状,边界不清晰,包膜隆凸,精囊扩张。同时,在CDFI显示下,前列腺癌患者Vmax达到了(84.54±2.11)cm/s,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63.71±1.74)cm/s;前列腺癌患者的Vmin也达到(19.84±1.68)cm/s,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5.28±1.21)cm/s;前列腺癌患者的IR指数也同样是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这说明,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的分辩出前列腺癌与其他病灶,诊断正确率得到临床认可[7]。
综上所述,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诊断准确、简便、迅速,对患者损伤低且检查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