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丹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骨科类疾病,该病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不然可能会出现脊椎畸形的情况。该病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会长时间卧床,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改变,极易出现便秘等情况[1]。我院对收录的接受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使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随机抽选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腰椎骨折术患者共计92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患者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18岁至70岁,平均年龄为(41.28±4.13)岁;观察组中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龄在21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42.59±3.57)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常规资料均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术后常规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①健康教育:在为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先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让其对于手术过程、疾病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医患人员还要提前让患者做好长期间卧床的心理准备,将术后可能发生便秘等情况告知患者,跟患者讲述正常排便的重要性。并且医护人员要联合患者家属一起为患者做思想工作,让患者在术前便开始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练习床上排便,以便适应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生活[2]。②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为术后剧烈的疼痛感,以及不能随便变更体位的限制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难处,帮助患者解决疑难,必要时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隐私,患者在术后会有床上排便等隐私情况,这时护理人员要和蔼的劝病室内其它人员回避,并且进行适当的遮挡。③腹部按摩:在术后帮助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腹部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3]。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腹部按摩指导,让其每天定期为患者按摩腹部。其具体方法为:在患者进行排尿之后,将枕头拿开,让其保持仰卧的体位,然后将双手重叠并且放在右下的腹部位置,仅仅凭借大鱼际肌与掌根用力,以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每天在早晚饭30min后各按摩一次,每次20min为宜。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其多吃清淡、易消化以及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于巧克力、莲子之类的食物要少吃。每天水份摄入量保持在2000ml以上。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情况,对比便秘率、软便率、干便率的组间差异。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为(18.75±6.48)h,明显比对照组(37.29±11.95)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50,P<0.05)。观察组中大便性状软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接受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极其容易出现便秘等并发症,其会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而且粪便长时间不排出来的话,会产生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曾有研究表明,如果将早期护理干预模式作为腰椎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便秘等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有很大帮助[4]。在本次的研究实验中,我院选用了接受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并且使用前瞻性护理措施为其进行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便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了解便秘危害,让其在身心方面提前做好准备,开始练习床上排便,可以有效解决患者在术后初期不适应床上排便的问题;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为其进行腹部按摩以及饮食指导,促进患者肠道蠕动,降低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我们还特别注意患者隐私问题,在患者床上排便过程中为其进行遮挡,且劝其它无关人员离开。
综上所述,为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变患者的排便情况,减少便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