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9 03:13:21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水资源

(云南泓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 红河 661100)

在信息化社会中,各项先进的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带动了经济的增长速度。但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式发展策略,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应寻求更为环保的能源替代品,使环境污染问题得以缓解。其中,环境地质灾害对社会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还会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生态系统灾难,需要我们集中精力、提升治理意识,认识到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在环境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可有效降低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断努力。

1 水文地质勘查现状概述

在各类新兴科技取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使其能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需借助于充足的能源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的城市建设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整体的城市化进程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化进展较快,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出现了极度紧张的局面,造成排水系统径流较短,排水系统运转不畅。水资源是维系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使供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另外因环境影响,导致地质状况不佳,产生了一系列极端灾害性天气,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境内河流众多,使水文地质灾害在总比重中份额较大。地下水是造成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大范围强降水过后,极易产生城市内涝等现象,不仅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还会对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现今应对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工作重心为应对强降水等,并未对地下水因素产生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防措施,使地质灾害预防效果不理想。为切实保障社会秩序不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要进一步强化相应的研究策略,从多角度解决好地质灾害问题,从而保障水文地质勘查的准确性。

2 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2.1 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应用

城市若想实现全方位发展,需首先解决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其中,排水设施是影响到城市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需依据水文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明显供给不足,使得城市内建筑物密集程度较高,不利于水文地质勘查的进展。据此,可采取有效的水文地质勘查方法,明确城市地下水层所处具体位置及其基本情况,针对勘查结论合理安排各类排水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分布。为确保城市发展不受降水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应首先完善排水管网,不断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额。由于排水系统建设属于社会民生基础工程,各级政府部门除需做好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等工作外,还应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法律,从立法层面强化城市基础排水设施建设的地位,严格规范建设标准及施工方式,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使其能够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要进一步强化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力度,及时关注工作进展,摸清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状况。要不断研究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针对不同的诱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2 做好雨污分流改造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要全面认清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找出产生地质灾害的根本因素。在某些雨量充沛的区域,如自身排水系统设计不严密,未能充分考虑到区域实际状况,将会在强降水天气的影响下产生内涝问题。另外要保障地下水位不可过低,使其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水资源是维持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因素,地下水更是在社会各项建设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需首先深入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及气候特征,做好雨污分流改造,通过采取多项适用的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地势,设置单独的雨水管道与生活污水管道,避免出现雨水与污水混为一体的现象,维护湖泊水质的洁净度。另外,还应适时开展有效的水文地质实验,对各项水文地质数据作更为深入的了解,全面认识到地下水的分布及流向,及时开展区域内的水资源及地质灾害的评价。

2.3 勘查地下水水量情况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各项自然资源的支撑,其中水资源的应用最为广泛。人类在提升生产技术及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生态平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生产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需严密关注水体污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制定出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案。同时,应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不断强化监督力度及效果。在此过程中,要将地下水资源勘查作为工作要点,及时了解到地下水的水量变化情况。地下水资源应用极为广泛,尤其在农业灌溉方面,更是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地下水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内的地质运动情况,及时关注此方面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地质灾害信息,从而为制定应对措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我国某些区域的地下水水量明显不足,因地下水水量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还会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故应密切关注地下水水量情况,做好相关的检测措施。

3 地质勘察在不同环境下的水文地质勘察

环境地质勘查极易受到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勘查方式。由于以往我们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工作深入性不足,忽视了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使得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因此,要及时总结当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增加相关的经验,确保在今后类似工作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应加大水文地质评价的科学性,使环境地质勘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针对不同区域或不同状况下的水文地质评价方法,应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3.1 做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保护

我国的干旱地区面积广阔,年降水量较少,尤其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极为突出。水资源匮乏除可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还可以加大产生地质灾害的概率。因此要加强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保护,制定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3.2 地面下沉问题

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水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产生严重的污染,将会影响到后期的继续使用。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工厂不断排出大量的污水,在污水治理力度不足的状况下,使得某些有害元素进入到地下土壤中,植物根系吸入此类物质后,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未能合理控制水污染或过度开采的问题,将会导致地面下沉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在建设之前勘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开展水文地质评价。

3.3 沿海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

在沿海地区,在抽取地下水资源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将会造成海水侵入地质,产生一定的地质灾害。如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开采过量,使得地下淡水的压力降低,淡水资源与海水资源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海水会进入到地质结构中,对地质产生较大影响。在沿海地区开展水文地质勘查时,应首先摸清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做好淡水开发的评估,防止因海水入侵造成严重的损失。要预测过度开采淡水资源所产生的后果,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3.4 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

地下作业是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主要形式,由于某些区域的地下水位较浅,使得地下水对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一定影响。在地下水的侵蚀下,会产生一些空缝。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空缝往往会出现在地表部位。针对此种状况,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时,应组建起具备较强技术水平及经验的工作团队,及时总结出地下水侵蚀的规律,做好应对准备,为今后的类似状况提供足够的参考依据。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提升至新的高度时,应将水文地质勘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手段,使环境地质勘查工作更为高效。在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能够分析出地质灾害与水文地质变化之间的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为开展预防及后续补救工作赢得先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勘查水资源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48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矿产勘查(2020年8期)2020-12-25 02:47:06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