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蔡天亮,谢 鑫,何 倩,张 泉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患者,男,56岁。因“反复胸闷、气紧4余年,加重6天”住入我院心内科。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20+年、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期5年;否认癫痫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胸部CT提示双肺少许感染,WBC、NEUT%、CRP升高两倍,BNP>35000 pg/mL。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 肾性骨病;(5)2型糖尿病(脆性)糖尿病肾病。治疗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抗感染(q8h)、管理血糖及血压、腹透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第3天,感染指标上升,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第6天,肌酐持续升高,最高达637.4 umol/L,家属拒绝行血透治疗,治疗第12天凌晨五点家属诉其突发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约20秒后意识恢复,神经内科会诊后予地西泮(5mg iv)、丙戊酸钠(1mg/kg/h iv泵入)处理后患者仍反复发作,行头颅CT未提示脑血管病变,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因查阅文献提示左氧氟沙星可诱发继发性癫痫),患者受凉后呈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家属自行外购感冒制剂(具体不详)服用后稍好转,第16天,仍反复癫痫大发作十余次,神经内科会诊后加用左乙拉西坦(0.5 po bid),次日凌晨四点患者癫痫大发作,血压、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患者死亡。
我科近半年住院病人类似案例2例,均死亡。其共性:(1)否认癫痫病史;(2)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较重;(3)治疗中均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盐酸左氧氟沙星,(4)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所致癫痫。
(1)药物、毒物及代谢紊乱是继发性癫痫的病因中包括的一个因素[1]。
从其病理机制来看,动物细胞中GABA受体是一个氯离子通道,其抑制性或兴奋性依赖于细胞膜内外的氯离子浓度,该受体被激活后,氯离子通道开放,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抑制神经细胞元激动,从而达到减少运动量的作用。
(2)结合共性查阅相关资料:氟喹诺酮抗生素能阻断GABA与其受体结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静脉给药可能诱发脑电图兴奋性改变[2]。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提示喹诺酮类病例报告次数排第二;按品种统计, 左氧氟沙星严重报告病例次数排第一[3]。左氧氟沙星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严重可致癫痫大发作。机制可能为:其分子结构中的氟原子易透过血脑屏障, 抑制 GABA与其受体结合, 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左氧氟沙星70%经肾脏代谢,3例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药物在体内蓄积时间相对延长,血脑屏障受损,脑脊液内血药浓度上升,更易诱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损害神经系统严重者可抽搐甚至死亡。其机制可能为 β-内酰胺环结构与γ-氨基丁酸相似,主要通过干扰γ-氨基丁酸受体的功能,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和突触后膜去极化,使神经系统刺激阈下降而引起惊厥;同时抑制其他神经递质,导致突触水平氯传导下降,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孢哌酮为肝肾双途径排泄,当肾功能严重下降时(肌酐清除率<7m L·min-1),t1/2会延长;他唑巴坦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当肌酐清除率<20 mL/min时他唑巴坦的t1/2延长4倍。此外,亦有报道谈到复方感冒制剂中金刚烷胺可能引发精神症状,可能与其可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 并减少多巴胺的摄取有关。
使用抗生素要结合感染、细菌谱及肌酐清除率来选择种类及剂量。2、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参考以下防治措施:1)尽量选用不经肾代谢或经肾脏排泄较少的抗生素,并按肾功能调整剂量; 2)一旦发生抗生素脑病,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控制癫痫、恢复大脑神经细胞功能;3)加强透析治疗,,普通血透效果不佳可选用、血液透析滤过。4)去除诱因,停用抗生素,若需继续抗感染治疗,应尽量避免碳青酶烯类和丙戊酸钠合用; 当二者联用不可避免时,应合用其他酶诱导的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5)如果癫痫持续发作丙戊酸钠可联用氯丙嗪,因氯丙嗪可增加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抗癫痫治疗效果更佳;或将丙戊酸钠换为苯巴比妥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