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霞,周 洁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传染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病原体的种类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种多样[1]。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确定的病原体,而且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大量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因而,预防传染病对保持人类身体健康极为重要。护理应急管理在新型传染病中极为重要,需要提供医院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本研究对护理应急管理在传染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传染病患者,均经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等确诊为传染病。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4岁,平均(37.12±2.25)岁;其中,病毒性肺炎患者19例,疑似新型传染病患者11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平均(38.29±2.53)岁;其中,病毒性肺炎患者18例,疑似新型传染病患者12例。经统计,可进行下一步研究。
护理应急管理的方法为:制定护理部各种的应急预案,制定突发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危重症患者处理预案以及确诊病例转运预案等;而且制定会诊、报告、救治、保障、协调等多个方面重要的工作制度。灵活储备院内的应急物资:对我院应急物资的储备目录进行详细的完善,确保有健全的储备体系。协调好医院内各个科室之间的关系,已经储备好的物资需要在各科室进行流通,以防止部分物品由于长时间放置而导致过期浪费。各个岗位和护理环节的职责进行细化:由我院内外科的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我院护理部的主任担任组长,各科的护士长为组员。组长依据工作流程以及应急预案全面负责护理工作,确定终末消毒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建立护理人员梯队。给予护士和患者心理支持,医护人员由于直接面对突发性传染病,容易处在高度的心理应激状态,不利于医疗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尽量为病区的医护人员提供舒心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抚慰及真诚鼓励。
比较两组传染病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传染病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观察组传染病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评分为(95.17±12.3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4±15.19)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2.13±11.4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传染病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评分为(83.24±10.3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41±11.2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3.25±11.42)分(P均<0.05)。
护理前,观察组传染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7.34±12.25)分、抑郁评分为(56.38±10.49)分,对照组传染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6.21±13.49)分、抑郁评分为(57.13±10.42)分;护理后,观察组传染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6.17±5.58)分、抑郁评分为(35.14±3.2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传染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3.95±11.67)分、抑郁评分为(44.62±10.53)分(P均<0.05)。
新型传染病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初始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新型传染病中的病原体具有比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广泛进行传播,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大量传播,导致大范围内的患者都感染上传染病,严重的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固性,尤其是大面积的快速传播后,很容易使人心感到惶恐不安[2]。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基本上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由于病原微生物在不断改变着,又会引发新的传染病[3]。临床上治疗传染病患者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控制传染病患者疾病的传染性,促进其病情的恢复,防治疾病的蔓延,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护理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4]。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反应快速,统一指挥救护和应急,措施得力,救护分工明确,组织协有力,密切协作,确保了传染病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救治新型传染病疫情的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应急管理对新型传染病患者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