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生态空间观的网络伦理建设探析

2020-12-09 23:48黄东利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伦理空间

黄东利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将网络空间治理分为国内空间治理和国际空间治理两个层面,而国内网络空间治理不仅包括网络生态空间的治理与建设,更包括网络伦理的建设。现代社会网络社会飞速发展,但伦理规范在网络中的建设与完善却亟待关注,探讨网络生态空间中网络伦理的形态与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网络生态空间与网络伦理

(一)构建网络生态空间的意义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所处的环境[1],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建立健全也是社会发展结构功能中的一部分。网络与生态的关系就如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更需要重视人的体验与感受。人们的生活环境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关注、重视并依赖于网络中的生活环境,即对网络生态空间的需求。

我国早期学者中,张庆峰提出了“网络生态论”,认为网络生态系统由环境因子与主体因子构成,环境因子包括物质基础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社会环境。主体因子包括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消费者、信息的分解者[2]。生态本就是一个有机循环的过程,要想构建网络生态系统,那么系统中的主体,不同角色的人们就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生产者应当对发布的信息负责,消费者应当对网络信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解者应当有管理与监督互联网运营网站等的能力。总之,一个好的网络生态空间,如同一个动态可循环的有机系统,鼓励更多的人通过网络空间进行实时、即时的互动,能够促进社群与社群之间的健康生长,提高国家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广收民意,广纳民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伦理的溯源与网络伦理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伦理是一种社会规范,需要社会中的每一分子能够遵守。百度百科关于伦理的词条收纳了5种定义[3],其中较常用的定义为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对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随着人们对生态的日益关注,“生态伦理”作为伦理道德体系的一个分支,是指人们在对一种环境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有关学者最早研究的是“计算机伦理”议题,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载体,将会充斥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会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控制论专家维纳[4](N·Wiener)认为计算机技术将会导致社会结构的转变,引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作环境、组织行为、社会心理、制度环境等的改变。戴博拉·约翰逊[5]也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探讨新的道德准则,以解决由计算机技术应用引发的道德难题的新伦理学研究领域。新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了Web 3.0时代,网络伦理的探讨已经不仅仅限于计算机,而是人机融合等过程中人类仅剩的权利空间与隐私底线。

网络伦理包括网络技术伦理与网络生态环境伦理,有学者提出,网络生态环境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彼此处理人与人及人与网络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系统化的哲学思考[6]40。这一点也和早期学者张庆峰的观点不谋而合,即网络生态环境或者网络生态空间的主体是运营、参与、使用或利用网络的个体、组织等,客体是网络空间中各式各样的信息等。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突飞猛进的变革,但在网络空间中,人和人之间如何井然有序地交流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网络环境中的人如何获得辨识自己需要的信息予以有益的反思,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环境才利国、利民、利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些都是在网络伦理研究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的内容,也是努力践行网络生态空间观的第一步。

二、网络伦理建设的困境及理论分析

(一)网络伦理的困境与起因

1.受众在舆论环境中情绪极端化。当前网民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频次不断上升,尤其在微博等特殊的舆论场中体现更为明显。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评论的匿名性、随意性,人们对于关注的热点事件会迅速发表情绪化的言论或者发生从众心理或行为,事实的真相与合理思考往往会被非理性的舆论所覆盖。网络社会中时而被情绪化、极端化的各种声音所主导,一时之间大众难以有效辨别事实真相。

2.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边界日益模糊。个人与社会、公与私、真与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自由与纪律等诸多矛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变得越来越复杂[6]70。网络舆论的生成门槛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壁垒在网络空间中不断被打破、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与心理不断被观察、记录、研究、放大。这不仅给虚假消息以及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也加大了政府、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的难度。

3.大众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关系复杂,矛盾丛生。通过网络间的传播,人际交往变得复杂化,即人际传播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之后衍生出更加复杂的情况。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网瘾、网恋、数字鸿沟、信息隐私泄露、讯息垃圾等层面的网络伦理问题又引起了新的探讨[6]58。这些类似的问题虽然在现实社会层面也时有发生,但现实社会中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与社会道德规范加以制约、管束。而相对于发生在网络中的纷繁复杂的问题,适用于网络社会的规章制度与伦理规范往往是滞后的,使得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很容易陷入异质性的价值观与混乱的表达之中。

4.过度娱乐化,大众的身份认同感降低。人们被网络中过度娱乐化的信息所包围,由于群体认同感与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有些网民沉浸于网络中而远离现实社会,参与并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全民狂欢”。渐渐地,他们会极少考虑个体行为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将猎奇心理与好奇心放大到极致,窥探他人隐私并且不限于人肉搜索。减弱自身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性意识,盲目从众并轻易地相信、传播他人意见,沦为娱乐的工具而不是享受娱乐。过度的社交媒体依赖不仅简单地将人们的现实伦理关系逐渐隔离,还会使人们将网络作为现实的假象引发更多网络伦理陷阱与问题。

5.管理紊乱,亟待把关。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等机构的管理制度的更新以及网络伦理的规范与治理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公民既通过网络可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而网络舆论可以作为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为公民提供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但是如果任意发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就会使社会舆论偏离原本的轨道,反而对人民不利。政府有责任通过新闻媒体等层面培养公众的公共意识、民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使公众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做出理性思考与正确选择。有效规范网络参与秩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6]157。

总之,当前社会群体事件、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网民缺乏必备的信息甄别筛选能力,极易被大量娱乐化信息分散注意力从而降低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反思能力。他们不知道表达什么,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他们不知道向谁传播声音,容易被社会“污名化”。因此社会边缘群体的极大的身份认同与集体认同的缺失成为建设网络伦理体系必然考虑的因素之一。网络空间生态观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技术赋权深入人心,培养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公民意识,让真正需要被关注的群体有表达的机会,让真正需要求助的网络用户有迹可循,不被社会舆论所左右。

(二)网络伦理困境的应对与反思

1.维持网络生态空间的建设与正常运转,要利用新兴媒体突破圈层边界,增强群众之间的互动黏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必须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做好网络生态空间建设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立健全互联网监管机制,维护生态空间的发展;建立健全民意沟通平台互动机制,促进生态空间中舆论的正向流动;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范围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2.提升媒介素养,树立网络生态空间观,为塑造更好的网络伦理环境发挥其内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如果网络空间杂乱无章,谣言横生,过度娱乐化,真正的民意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声途径与机会。一个有序的、健康的网络空间才能让每一个公民在一定意义上平等地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坚持新闻报道事实真相,不盲目追逐社会热点,引导正向舆论。逐步自上而下地形成一条有迹可循、完善的网络生态空间链,塑造网络生态空间、构建网络伦理指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是繁荣发展新闻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网络生态空间带来的社会效益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新闻媒体坚持真实、客观、全面、平衡的新闻报道原则以及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相统一的新闻真实要求,更好地发挥党、政府、人民的喉舌作用。新闻媒体报道形式与理念的推陈出新有助于网络生态空间的营造,增强新闻报道影响力与媒体权威性、政府公信力。主流媒体要大力推进媒介融合,落实建设“两微一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现场化报道突发危机事件,还原事实真相。党政机关要开拓并切实运营政务新媒体,以便及时回应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

三、网络伦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强国的建设号召,树立网络生态空间观、构建网络生态空间已走入大众视野并成为广泛的公众议题。人们身处“后真相”环境中往往难以把握并厘清道德规范与伦理的尺度,反思当下现实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尤为重要。

从个人层面,一是公民应当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观。有自我意识地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7],辨清在互联网中的权利与义务,不盲目跟风、助长谣言的传播。二是要积极参与党与政府开展的互联网建设献言献策,对互联网中的破坏社会秩序等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从政府层面,一是要建立一套网络空间伦理体系智库,总结、归纳每年的突发舆论危机、热点事件的规律与分析,提供判断网络事件的性质以及使用规范的参考。二是要以已有事件为出发点,对网络舆情事件加强预判能力,完善关于网络伦理方面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互联网中的滞后以及技术难题,密切关注网络舆论与舆情的一举一动,切实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利益。三是要创建并维护保证公民话语权的各类渠道,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表达,正确引导从而降低社会群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层面,一是要关注工农阶级的主体性与话语权的回归,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日常文娱生活。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息息相关,要将网络伦理作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其与精神文明家园建设联系到一起。社会层面的网络伦理建设除了作为主体之一的公民、政府的参与之外,还可以吸纳互联网企业、社工组织等力量集思广益。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者要有自己的职业规范,有明确的自律规章制度,落实工作中有关伦理的行为准则,同时也要有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予以监督[8]。二是要进一步研发网络安全保障与开发技术,在追踪、监测谣言等动态技术上更加快捷。开展多项普及网络伦理安全知识的活动[9],培养人们将网络伦理与社会公德联系到一起的意识等。三是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设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与网络生态空间是必要举措之一。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伦理空间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空间是什么?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创享空间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