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婷,林丽婷,李翠君,古佩明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055)
随着现代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口腔的健康以及美观性、舒适性等要求也逐渐提高[1]。选择种植修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口腔种植手术部位的特殊,是侵入式操作,因此患者的配合度,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将会严重影响着手术的种植成功率[2]。本文探析流程化系统护理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口腔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的评价。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104例,选取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2例,对选取的患者进行临床基本资料的分析。在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37.65±5.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17例,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38.12±6.05)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则实施流程化系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方面护理:主动了解患者口腔的情况,根据口腔的健康状况进一步诊断。通过图文与种植模型等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流程、可能的风险等,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可以采取一对一健康宣导,提高患者对种植过程以及手术效果预期进一步的了解。
(2)心理方面护理:主动了解患者术后的情况,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治疗恢复期的护理方案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令患者对疾病及其护理有充分理性的认识,心理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会降低,从而令日常护理的有效性最大化,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3)饮食护理:种植牙当天不能作剧烈运动,不吮吸创口,不漱口。术后1~3天流质饮食,非特殊需要,不戴修复体。术后4~7天半流质饮食,8~14天软食,14天以后才可正常饮食。
(4)出院方面的护理:口腔种植手术后,可能部分患者会出现创口裂开、细菌感染、牙龈增生等并发症,因此优质的流程化系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术后应及时观察了解种植修复后的效果,针对术后口腔出现不适应等不良情况,应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比较严重的话及时去医院复诊。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情况。
对两组患者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患者若无出现牙齿脱落等现象,则说明手术成功;出现创口裂开、细菌感染、牙龈炎或牙龈增生等并发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 85~100分视为非常满意,60~84分视为满意,小于60分视为不满意。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对比结果有很大差别。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干预后:对照组52例其成功率为80.77%(42/52),观察组52例其成功率为98.08%(51/52),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7/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很显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69%(43/52),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15%(50/52),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很显然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对比结果为两组差距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以创伤小、耐磨、美观等优势被更多的患者喜爱,为患者保证了良好的口腔环境。但因口腔种植手术位于特殊的部位,对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创伤[3],因此,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医疗器械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关键[4],流程化系统护理能够从健康教育、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本文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流程化系统护理,护理后,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手术成功率,对护理总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流程化系统护理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口腔种植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