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妥拉明联合喜疗妥治疗1例婴幼儿深静脉导管异位致多巴胺外渗的护理体会

2020-12-09 19:05:47凌芳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酚妥拉明外渗多巴胺

凌芳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多巴胺是临床常用于抗休克治疗的药物,但在静脉输注时易发生泄漏,多巴胺泄漏后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静脉炎,其皮肤也会出现红肿、青紫、疼痛,甚至坏死,临床护理难度较大,易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临床多巴胺的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用药安全性,需引起重视[2]。我院收治的1例溺水幼儿在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多巴胺药物外渗,为提高今后护理质量,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本文分析深静脉导管异位后导致外渗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紧急护理措施办法,以期为临床多巴胺药物使用时的相关护理工作留下一定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高泽程,男,年龄1岁6个月,溺水后6h入急诊接受治疗,诊断为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缺氧缺血性脑病,于当日18:10由急诊转入我科。患儿神志清楚,烦躁,带入右颈内深静脉一根,置入深度4 cm,穿刺点发红且高出皮肤,直径约1 cm×1 cm,回抽可见回血。带入输液为5%GS100 mL+多巴胺30 mg+多巴酚丁胺30 mg,输液畅。30分钟后,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儿深静脉穿刺点高度肿胀,面积6 cm×6 cm,皮肤苍白,皮温正常。再次回抽,无回血。

1.2 外渗处理方法

我科发现患儿多巴胺药物外渗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输液,予注射器回抽。汇报当班医生,护士长及科护士长,请院级静疗小组会诊。严格无菌操作,拔除深静脉,按压15分钟,无出血,穿刺点再次消毒,予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因肿胀波及气管,患儿烦躁不安,暂予酚妥拉明10 mg加入0.9%生理盐水9 mL湿敷。2 h更换敷料一次。更换敷料时发现肿胀皮肤出现4 cm×2 cm红斑,予喜辽妥涂抹至吸收。继续予酚妥拉明10 mg加入0.9%生理盐水9 mL湿敷,喜疗妥外涂同时使用,每2小时一次。10小时后,肿胀消退,再次请静疗小组会诊,予酚妥拉明10 mg加入0.9%生理盐水9 mL做局部浸润。穿刺点碘伏消毒后,无菌敷料覆盖。酚妥拉明注射液在静点药物外渗后12h内有效,临床发生多巴胺外渗后立即使用[3]。此药可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2 结 果

实施相关应急措施后,2019年4月30日患儿的右颈皮肤肿胀消退,红斑消失,皮肤颜色正常。

3 原因分析

3.1 药物因素

多巴胺持续静脉滴入过程中剂量过大,或者长期小剂量给药导致患儿周围局部血管收缩,引起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发生后引起患儿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使药物发生外渗。多巴胺注射液的PH值在3.0~4.5,属于强酸性药物,能直接对患儿的血管产生酸性刺激,引起外渗。

3.2 患儿因素及家长因素

患儿入院时烦躁不安,医护未予患儿采取镇静、戴手套等防导管意外拔除等防护措施,且患儿年龄小,血管较为娇嫩脆弱,对针管的包绕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药液从穿刺针管除渗漏。家长对药物知识的缺乏,其对多巴胺渗漏无任何意识,第一时间发生泄漏未向本科室人员求助,待症状明显后,患儿颈部肿胀明显,导致外渗被发现的时间较晚,患儿的受影响皮肤区域较大。

3.3 护士原因

一是我科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的缺乏,根据Andropoulos等[4]提出的计算方式为:身高<100 cm,起始置入长度=身高(cm)/10-1;此患儿身长82 cm,根据公式计算此患儿需置入7 cm,但护士接班时导管置入仅4 cm,由于护士对婴幼儿深静脉置入深度不知晓,护士并未意识到导管已经异位,从而不能有效预防渗漏的发生。二是护理人员缺乏对多巴胺外渗观察的重视度,导致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多巴胺外渗。同时由于护士的知识缺乏与对药物外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向家长做好关于如何看护孩子以保护导管及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从而未引起家长的重视。三是护士操作不规范。该患儿烦躁不安,易出汗,护士在使用贴膜固定导管时,未选用粘性较好的贴膜,且消毒未干即贴膜,导致贴膜与皮肤存在气泡,没有紧密贴合,导管固定失败。

4 护理体会

(1)选择合适血管在对需行多巴胺治疗的患者进行输注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尽量选择血管弹性好,直径较大,无曲折,回流通常的血管,并避开患者的关节,尽量不选择下肢血管。有计划的使用患者的静脉,从远端到近端,避免在一处血管重复穿刺,对需要多次多巴胺治疗的患者需要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2)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进行知识拓展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中心静脉置管专业知识,了解婴幼儿深静脉导管置入的途径,掌握深静脉导管置入深度、导管的维护及发生并发症后的处理。规范深静脉置管操作规范性,无菌操作,选择粘性较好的贴膜,消毒待干后固定。加强使用多巴胺发生渗漏的危险性认识,掌握多巴胺外渗的处理方法,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进行多巴胺治疗的患者静脉输注情况,定时记录患者输注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皆有护理人员的监护。

(3)加强知识宣教做好多巴胺药物使用前后的宣教,告知患者家属多巴胺药物渗漏的不良后果,同时告知家长使用深静脉置管输注多巴胺的必要性[5]。告知家长参与维护导管安全的必要性。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睡觉的姿势和抱患儿时,注意导管不要折住和牵拉管道,尽量给患儿穿开襟衣服,这样更换衣服时不易拽拉到管道[6],避免因为患儿因素或家长看管不当引起导管异位而发生外渗事件。

(4)掌握外渗处理方法,此次我科发现患儿药液渗漏后,立即对患儿进行回抽,拔出导管,由于此事件发生于夜班,护士年资较低,立即启动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时汇报护士长及院级静疗小组,在静疗小组的指导下,使用酚妥拉明联合喜辽妥进行处理,因肿胀波及气管,与气管处肿胀消退,并在药物外渗发生12小时内及时进行酚妥拉明浸润封闭治疗。酚妥拉明能够拮抗多巴胺收缩血管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因此,酚妥拉明做局部浸润封闭可以防止因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皮肤及组织的苍白与坏死。喜辽妥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基黏多糖,透过皮肤速率快,具有抑制透明质酸酶和蛋白质分解酶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与血肿,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抗感染、抗渗出以及止疼抑制血栓的形成的作用。[7]此例外渗使用喜疗妥联合酚妥拉明处理,效果较好,可为参考方法,而相关细节处理办法还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操作能力。

5 总 结

多巴胺属于临床抢救危重病患的常用药,但其药物具有一定危险性,发生泄漏后即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不良影响,也可能导致护患纠纷[3.8]。中心静脉导管是临床常用于输注刺激性药物,其一般放置于大静脉中,而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多巴胺进行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常有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的情况,其无法有效的自我护理,对多巴胺的渗漏无法及时反映,因此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从实施多巴胺治疗前就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多积累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规范相关置入操作方法,了解相关毒副及紧急处理办法,避免发生渗漏,掌握好应急处理技巧,在发生泄露后进行最有效,最合理的处理,一般使用酚妥拉明联合喜疗妥治疗可将多巴胺对患者的危害降至最低,可为临床多巴胺的使用提供有利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酚妥拉明外渗多巴胺
活力多巴胺
欣漾(2024年2期)2024-04-27 12:03:09
正确面对焦虑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8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29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